flomo 的 2021 和 2022
flomo 的 2021 和 2022
⏰ 剪存时间:2023-01-18 16:22:23 (UTC+8)
✂️ 本文档由 飞书剪存 一键生成
2021
2021 开始之际,局面是:
• 产品:在一个公认的红海市场,基于独特定位、以及 rethink 后的若干创新,获得一小群用户的认可,稍稍站稳脚跟; • 商业:会员模式初步验证,更少的一群人认可产品提供的价值,愿意支付真金白银; • 团队:没有全职人员,只有 2 人兼职工作。
我们很快做出决策:
• 我和 @少楠 都在 2 月底各自离职,开始全职投入,尽管这意味着个人收入腰斩再腰斩,但我们决定奋力抓住互联网古典时代的一点余晖; • 找到两位老伙计 @呵呵 @DK,以兼职形式启动 Android App 和 iOS App。
一年过去:
• iOS 更新 14 个版本; • Android 更新 13 个版本; • Web 没有版本概念,但有 1000 多次代码提交。
除了提供手机原生 App、持续改进细节体验、以及完善基础模块外,在这一年 flomo 也新增了若干功能,如:
• MEMO 双向链接 • 标签图标 • 标签置顶 • 微信语音输入 • App URL Schema 输入 • 同步到 Notion • 月度/年度总结 • 深色模式 • 字号调整 • 导入微信读书/得到/Kindle/微博/即刻/Twitter 的笔记或动态(感谢共建者) • etc...
这只是阳,还有阴。
增加新功能总是简单的,难的是确保产品不变复杂。 你永远不会理解,为了维持 flomo 的简单,我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
• 我们下线了口(xue)碑(tou)功能“随机漫步”(但对老用户保留),因为它的实际使用率极低。 • 我们开发过一套更强大的内容组织机制,并以实验室方式向小部分用户提供。但它的理解成本太高,更遑论实践成本,纠结两个月后,我们删掉了全部代码。 • 我们论证和设计过更多功能,但大多都决定不再继续推进。 • etc...
形式追随功能,功能追随动机。产品也应有自己的核心动机,所有工作围绕着这个核心动机展开;而非持续实现一个没有灵魂的需求列表。
flomo 的核心动机,始终是 实际 帮助 大多数 知识工作者更为有效的记录和思考。 所以你应该能理解,为什么 flomo 不会做双链 graph,为什么 flomo 不考虑支持 markdown。
flomo 也经历了一些抄袭,或者不妨说致敬。这雄辩地证明,flomo 做的一些创新已得到同行认可,荣幸之至,ego++。
当然,也有残酷的方面,flomo 如何面对这种竞争呢?有很多回答的角度,此刻我选择——“ 你问我们和竞争对手有什么区别,我说我们没有他们那些臃肿艳俗的部分 ”。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张小龙说的。
坦率地说,这是一种结构性优势。
flomo 不仅提供产品功能,更加关心你如何使用。 在这一年,我们从 0 开始搭建起名为 flomo 101 的知识库,内容不仅包括 flomo 的基础功能和进阶用法,更有大量:
• 写笔记的正确姿势(同时也是 flomo 背后的设计理念); • 各行各业人士使用 flomo 的具体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