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问卷可识别性

-问:各种问卷星,问卷网的匿名调查,是否根据设备号等可以识别到个人的?HR动不动就用问卷星匿名调查,感觉还是缺点什么提示。
-答1:这个问题很像最近知乎匿名评论却被诉的案子一样,是薛定谔的匿名。
-答2:一般获取手机设备号是不是要系统权限的?(有些情况下不要)我觉得他即使获取了设备号,也要有设备号和个人之间的映射关系数据,感觉问卷星为了匿名调查搞这个成本有点高吧。
-答3:问卷星调查页面是H5吧。H5无法收集个人信息。
-答4:App权限获取个人信息的场景,大家聊得比较多,就不赘述了。对于web形式(包括H5)的场景,除非填问卷前要求注册、登录(账号信息,无论是否实名,或不实名但可追踪到身份的情况,如国内的手机号),否则一般没法收集个人信息。当然,还有极端一点的情况,问卷运营方偷偷摸摸收集、追踪填问卷的用户的IP地址、cookie及浏览器指纹。这些信息通常用于个性化、定向推送、营销之类,如果用于定位一个人的身份的话,难度比较大,也不划算。费这么大力气和成本,去定位一个不是那么高价值的目标人物,吃饱了没事干?大家有兴趣的话,可查一下自己的浏览器指纹,不同的人的浏览器指纹通常也不一样,就跟手指上的指纹一样。详见:https://www.whatismybrowser.com/
-答3:Web的设备指纹精度不高。
-答5:收集浏览器指纹和广告联盟合作可以用于广告投放,以前不是类似这样的场景:你在浏览器用某东搜索“瑜伽垫”,然后你打开某度,就会看到瑜伽垫的广告。有些就是通过浏览器指纹实现,大家用同一套浏览器指纹即可。
-答4:所以,我刚说主要用于个性化、定向推送、营销之类,如果用于定位一个人的身份难度很大,也不划算。(当然,如果信息量足够大,多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的时候,浏览器指纹还是能派上一些用场的)
匿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