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算法、通才、反过来想想 | 生活奇旅

⏰ 剪存时间:2023-01-02 09:28:17 (UTC+8)
✂️ 本文档由 飞书剪存 一键生成
朋友,你好!
正文开始前有一条重要更新:我开始写英文的 newsletter 啦!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过去的内容有很多是从英语翻译的。我的信息摄入以英语为主,事实上我自己写的笔记也是用英语写的。不能说我的英语写作有多好,但对我来说写起来更流畅一些(输入还是很决定输出的)。
还有另外的原因,是因为我生活在国外,很希望多认识一些这边的朋友。或者说,想通过英语写作,认识世界各地的朋友。我一直很着迷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碰撞。以前一直活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开始写作后认识了很多国内生活的朋友,我曾说,写作是一道任意门,这样的感觉很好。
这或许也会解除我的一些顾虑。毕竟生活环境不同,有些我想写的、想推荐的东西国内还接触不到,比如说我以前在少数派发的 Oura Ring,和之前说到的提供代谢水平监测的 Levels。虽然反馈还不错,但我总担心读者会不会觉得,「这个我都用不到,你为什么要告诉我?」有种在炫耀的感觉,让我觉得不太舒服。
你可能有一些疑问,我在下面回答一些。如果没回答到的,欢迎回复这封邮件告诉我。
你的英文 newsletter 会写什么?
我想了很久,后来意识到,还是得写我能写的。这意味着跟「生活奇旅」的主题差不多。
那「生活奇旅」还会接着更新吗?
会,至少目前没打算改变。
内容大部分会基于英文的内容。你可以读读这一期,我猜除了一点形式变化,内容上估计不会读出太大的差别。毕竟还是我亲手写的,不是机器随便翻译一下。(实话说,应该是「不完全」由机器翻译。以前有些引用我自己翻译实在头疼,会借助机器翻译,我再在那基础上重新写一遍。)
我也可以读英文,那我应该订阅英文的吗?
这个由你自己决定吧。我还在摸索怎么样比较好,目前的计划是两者的内容差不多,可能会有一些小差别,毕竟语境和受众不一样。还有一点考虑,英文的使用 Substack 发布,不运用奇妙上网技能的话可能看不到。不过我猜只要订阅了,就可以直接在邮箱里阅读(当然也没有微信订阅啦)。
怎么订阅?
你可以访问这里: https://weichen.substack.com/
目前有两篇内容:
如果你还有别的问题,请直接回信告诉我。
好啦,以下是本期正文。
拒绝算法
这周出去吃饭,点完菜后服务员问我:在等上菜之前,要不要先来一块咖啡蛋糕?
我犹豫了一下,说,好吧😅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难以抵抗(还有一次是一上来服务员就端来一瓶起泡酒,问我们要不要试试)。虽然吃甜食或者喝酒让人开心,但我知道对身体不好。
推荐算法就跟这些服务员差不多。如果你在打开视频网站前没有想好要看什么,你可能会花很多时间看猫视频(不是说不应该看,如果你本来就想看它来放松的话完全没问题)。
还有些算法给人的影响比较微妙。当 Siri 给我推荐应用程序的时候(就是在主屏幕向下滑,会给你推荐几个 app),我很喜欢。可后来,我发现自己会在无聊的时候下意识做下滑的动作。后来我就关掉了那个功能。
不过,我们总是有控制权。比如说,关闭视频网站的自动播放功能,或者调整社交网络的时间线,只显示我们关注的人,而不是热门推荐。
关注人,而不是算法。这也是我喜欢 newsletter 的原因。
通才还是专才?
这周读完了 David Epstein 的《Range 成长的边界》。很早就买了这本书,最近才拿起来认真读是因为有几个具体的问题:
1.
什么时候应该设定目标和做计划,什么时候应该花时间探索新东西?
2.
许多人生的重大改变似乎是偶然发生的,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应该花更多时间探索吗?
3.
怎么样将通用的经验转化为真正有用的东西,而不止是脑海中有趣而无用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