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爆点,人形机器人

📌
作者:Julie 公众号:高工机器人
在追捧、观望和质疑等多个声音之下,人形机器人再次站上风口。
炒虾、叠衣服、煮咖啡、做家务、进工厂……人形机器人的每一个突破都代表着其正在实现从0到1,也预示着其正在从科幻逐步走进现实。
进入2024年,在人工智能全球热潮持续涌动之下,人形机器人关注度再次攀升。特别是春节期间Sora的横空出世,带动人形机器人“火”上加“火”。
高工机器人注意到,2月26日早间,机器人概念股大幅高开高走,板块指数强势上涨4.32%,板块内个股更是掀起一波涨停潮。中威电子、华研精机、迈赫股份、信邦智能、丰立智能、兰剑智能、天准科技等多家机器人相关企业出现20%涨停,克来机电、机器人、江苏北人等机器人相关企业涨超10%。
紧接着在2月27日,人形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再次出圈。包括雷赛智能、步科股份、汉宇集团、夏厦精密、北部湾港、怡合达、德昌股份、天奇股份、泰晶科技、鸣志电器等超10家上市公司新增了“人形机器人”概念。
究竟是谁点燃了人形机器人这把“火”?
AI赋能,科技巨头入场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机器人技术的持续进步,“AI+机器人”组合已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此背景下,人形机器人作为AI原生应用的典范,尤其展示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的深度,及其模拟人类行为与互动的巨大潜能。这一结合赋予人形机器人执行复杂的物理任务,同时也使它们能够掌握高级认知功能,包括语言理解、情感识别以及学习和适应等。
换而言之,AI技术的持续进化将进一步提升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它们将能更自主地与人类合作,更深层次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之中,充分展示AI原生应用的巨大潜力和价值。
也正是基于这一可期的前景,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相继入局。在2月份,业内先是见证了OpenAI携其视频生成模型Sora引发行业轰动,紧接着谷歌推出了“下一代AI模型”-Gemini 1.5,该模型能够处理高达100万tokens的复杂上下文。同时,特斯拉也发布了Optimus最新视频,展示了其在行走和动作流畅度上的显著改进。
更加吸引行业关注的是,2月25日,人工智能初创公司Figure AI宣布获得新一轮融资,总金额达6.75亿美元,投资方包括英伟达、微软、OpenAI以及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等科技巨头。
具体来看,英伟达和亚马逊旗下的一支基金各投入5000万美元,英特尔旗下风投机构将投资2500万美元,LG旗下公司LG Innotek投资850万美元,三星旗下投资机构将投入500万美元,贝索斯通过其名下的投资公司Explore Investments LLC承诺投资1亿美元。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月24日英伟达宣布成立“GEAR”部门,专注于通用具身智能体的研究,并将于3月18-21日举办的GTC 2024会议上发布加速计算、生成式AI以及机器人领域的最新成果。而早在2023年ITF世界大会上,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就曾提到,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将是一种被称为具身AI的新型人工智能。
业界预测,如果英伟达发布的机器人领域成果超预期,可能会给整个人形机器人板块带来催化。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也显示,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美元。
车厂引入,落地可期
汽车行业一直处于技术的前沿,特别是在自动驾驶、传感器技术、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领先。这些前沿技术与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有许多共通之处,既可以直接转化应用,也可以通过灵活调整,以适应新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