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搞明白你需不需要个人养老金(说人话版本)

2024年1月4日修改
关于个人养老金,很多人的认知都是错的。哪怕在极力宣传个人养老金的很多人,认知也不到位。
这句话是真心感慨,不是标题党。
本文内容为政策概述,时效性仅限于成文时的国家政策,后续政策是否变动并非本文讨论话题。
本文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谨慎决策。
1.
个人养老金是什么?
💡
你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 ≈ 开通了一个「特殊」的「银行账户」
如果你对银行业务也不了解,再简单粗暴一点:≈ 办了一张「特殊」的「银行储蓄卡」
特殊之处主要是以下三点:
1.
往里放钱:每年最多只能放12000元,注意不是每年必须放那么多,限额内想放多少就放多少。
2.
往外拿钱:通常情况下,只能等退休了才能往外拿钱,退休之前拿不出来。
3.
暂不征税:放进去的这笔钱暂不征税,少交税,多省钱(未来取出时3%递延纳税)。
💡
结合以上三点,你很容易能理解个人养老金的用意:国家用「免税」来吸引个人在年轻时就尽早关注未来的养老问题,鼓励年轻人每年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锁定一笔钱,专门用于退休后的养老生活。
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往这个账户里存钱,国家直接送钱给你。存的多,送的多。
你可能会说,免税听起来挺不错的,但是这笔钱放在个人养老金账户里面几十年不能用,听起来又挺坑的。
工资存银行还给利息呢,个人养老金账户能给利息吗?当然可以有!
💡
但要注意的是:不是个人养老金账户直接给利息,而是你可以将预先已经放到「个人养老金账户」里的钱转去存银行「定期存款」。不过操作非常简单,和你把钱从工资卡里转去定期存款,逻辑是一样的。
这么一来,免税也拿到了,利息也拿到了,相比自己存银行,稳赚不赔。
唯一的缺点是这笔钱短期内拿不出来了,呜呜呜。不过换个思路倒也不完全是缺点,起码钱(被迫)存下来了,自己存银行倒是能取出来,但说不定就哪天一时冲动,忍不住取出来给花了🤣
💡
当然,如果你不满足于存银行,国家也给了你其他选项: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