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侵权的概念、构成、与法律责任
知识产权侵权的概念、构成、与法律责任
2024年3月24日修改
知识产权在实际上是属于一种信息,而信息被未经许可而受专有制规制的方式加以利用的风险相比较与有形物体而言被他人盗窃和抢夺邃望风险要大,如果没有法律对侵权作用的界定、对法律责任的规定与严格实施,知识产权就只会是空中楼阁,知识产权就只是名义上的财产权
知识产权侵权的概念与构成
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可以在理论上分为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这样的区分与知识产权的核心——专有权密不可分,直接侵权落入了专有权相关,而构成间接侵权并不受专有权利的直接规制
1.
直接侵权的概念和构成
直接侵权的概念与知识产权专有权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每一项专有权利都规制着种特定行为,如《著作权法》中著作权人的复制权、表演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分别规制对作品的复制行为、公开表演行为和交互式传播行为;《专利法》中的制造权、销售权和进口权分别规制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对专利产品的制造行为、销售行为和进口行为。
而一项特定行为是否构成直接侵权行为,关键在于这项行为是否受到专有权的规制,以及是否存在特定的法定抗辩事由,例如:
购买和阅读盗版书籍,因为并没有关系到作品的复制,发行等等专有权利规制的行为,因此并不算直接侵权,但是“安装”盗版软件是一个典型的复制行为,侵害了专有权,属于直接侵权
需要注意:对知识产权的直接侵权是与普通民事侵权不同,知识产权的侵权的构成无须主观过错,但赔偿责任的承担往往需要主观过错
2.
直接侵权与合法来源抗辩
因为对知识产权侵权的不同,其构成无须主观过错,但赔偿责任的承担往往需要主观过错,因此在侵权责任发生时,能有合法来源抗辩,可以避免赔偿(但是在部分国家,赔偿损失虽然要不到,但是不影响其他救济要求)
请注意:“合法来源抗辩”是在说明自己的行为并非基于过错,并不是对侵权成立的抗辩,只是对免除赔偿的抗辩
合法来源抗辩要证明被诉方的相关复制品或产品是从正常的市场以正常的价格进货,无从知晓该复制品是或产品是侵权产品(就是要求你证明你是在正常市场以正品的价格买到了盗版)
3.
间接侵权的概念和构成
间接侵权是相对于直接侵权而言,它是指即使行为人并未直接实施受专有权利规制的行为,其行为如果与他人的直接侵权行为之间存在特定关系,也可举公共政策原因面被法律规定为侵权行为。这类行为被规定为侵权行为:并非因为其直接侵犯专有权,因此被称为“间接侵权”。
随着人们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的发展,人们发现直接侵权行为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它经常需要借助第三人的帮助、参与和支持,同时也存在着准备和实施的不同阶段,所以出现了间接侵权的概念
所以,在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教唆、引诱他人进行直接侵权,或明知他人的行为构成直接侵权但依旧给与实质性帮助的,构成间接侵权
因为构成间接侵权的各种行为都不在专有权利的规制范围内,与直接侵权的未经许可实施受专有权利控制的行为即构成直接侵权,主观过错并不是构成直接侵权的必要条件,只影响赔偿责任的承担不同,间接侵权的构成必须以行为人具有主观过错为要件
当然,除了教唆、引诱他人之外,也有其他的行为可能会导致“直接侵权”或扩大影响,部分国家会对此类行为进行专门规定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中,仅有《商标法》对部分间接侵权行为进行了规定,《民法典》第1169条第1款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于此同时,还有其他的相关法规及司法解释进行了规定
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
1.
停止侵权
如果在下判决时被诉行为仍在继续,则停止侵权是法院要求侵权人首先先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但是,基于比例原则以及其他的考量,对于特定的行为,可以不判决停止侵权(例如在一篇百万字的长篇小说中抄袭了一首十几个字的诗歌,已经分发出去的不用停止或修改),改为支付更多的合理赔偿
2.
消除影响、赔礼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