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快速插入内容

大狐:全国节约粮食日AI短片《爷爷,我会好好吃饭》 - 历经30多天全流程复盘

2024年12月31日修改
今天5月22日是袁隆平老先生的逝世日,也是全国节约粮食日,
WaytoAGI关键词学社的小伙伴们精致制作了《爷爷,我会好好吃饭》纪念袁隆平老先生
在央视频首次播出,链接如下:
也可以在央视频app首页找到
49%
51%
作品展示
制作流程和复盘
大家好,我是大狐,关键词学社的社长。
这真的是一部让我感触很深的作品,谁能想到,有一天自己参与的作品被央视频给推荐了。以下是整个流程和制作的复盘,希望大家喜欢。
在3月的时候,央视在线上发起了《央视频AI晚会》AI视频征集活动,要求围绕中国神话、浩瀚典籍、寻美中国、科幻世界、烟火人间五大主题,选择一个主题去创作AI视频。央视这个背书,再加上主题的选择比较宽泛,大家也都想尝试下,就这样,一群临时搭伙的草台班子就这么成立了。
视频制作流程
撰写剧本内容→ 分镜制作 → AI文生图 → AI图生视频 → 剪辑+配音 → 初稿 → 细节打磨 → 完稿
撰写剧本内容
实际操作时,发现做AI视频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需要投稿央视,所以我们最初达成一致必须要出一部正能量的、有教育意义的短片,光这个方向就让我们一群人干瞪眼了好久,然后一部片子的时长也就在3分钟左右,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把剧情给讲清楚,保证完整度的情况下又不能显得乏味,这就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这里也很感谢我们团队的编导卡西米,给予了大家一个非常棒的剧本主题,以下是最初的稿件。
💡
选题人:卡西米
选题: 爷爷,我会好好吃饭
类别: 浩瀚典籍
画面风格:不同时期的中国风+写实
故事概要
中国梦,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袁隆平的两个梦想,少年强则中国强
故事简介:
在全国节约粮食日之际,让我们通过一个小男孩的视角,穿越历史的长河,感受中国农业文明的辉煌和节约粮食的深刻意义。
故事从现代家庭餐桌开始,小男孩沉迷于游戏、不爱吃饭,爷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但是他从的节约行为引发对粮食的思考。随后,我们见证了神农氏发现稻米、贾思勰记录《齐民要术》、宋应星放弃功名著书《天工开物》的历史瞬间,展现了中国古代对农业的重视和智慧。
现代部分聚焦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他的研究不仅解决了全球粮食问题,也象征着中国科技和民生的巨大进步。
最后以小男孩的节约行为和对未来的憧憬结束,激励着新一代继续传承节约粮食的传统,共同追逐和实现中国梦。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期许,提醒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不忘初心,珍惜每一粒粮食。
1 餐桌上摆着剩下的大半碗米饭,一个6岁小男孩在专心玩手游,还叫爷爷一起来玩,兴奋地说他的梦想就是做游戏里的大英雄。爷爷默默把掉在桌上的饭粒,放进了嘴里,笑着说他认识的英雄比游戏里的可厉害多了。
2 画风一转,回到远古时期。神农氏尝百草,意外发现稻米在煮熟后香气扑鼻,而且能裹腹。为了他带领大家种植水稻,解决了大家的吃不饱饭的问题。(此段可以展示技术,爷爷用词可以夸张)画面定格在神农的脸上,叠化成一页书稿,文字逐渐显现:“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此句配画外音,贾思勰读)书稿合上,只见封面上的书名——《史记·五帝本纪》。
3 画风转入北魏时期,《史记》被放在桌案一角,贾思勰奋笔疾书:“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讲述“农圣”贾思勰所著的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大型农业百科全书。
贾思勰站在稻田间谈梦想,同时边观察边记录,纸上所记:“凡稻田,春冻解,耕反其土,种稻尤良。”——(此句配画外音,宋应星读)书稿合上,封面上的书名《齐民要术》。
4 画风转入明末,宋应星边读《齐民要术》边赞叹。哥哥在一旁叹气,说宋应星天资过人却时运不济,六次会试不中。宋应星笑道,这20年过去了他也没能考取功名,现在心里最想做的就是著书立说,把所学所见记录下来,造福百姓,“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天工开物》这第一章已著成,便是《乃粒》,“贵五谷而贱金玉”。
宋应星躺在稻田间谈梦想,“今天下育民者,稻居什七”若这稻子能长得更好些,天下百姓便富足了。
5 画风转入现代,袁隆平正在田间研究杂交水稻。进画外音,小男孩的爷爷:介绍袁隆平的贡献,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难题。配以丰收的场景,中国各地用稻米加工制作的各种美食等等。
6 画风切回现实,小男孩端起碗吃掉了剩下的米饭:“爷爷,我今天没有剩饭,没有浪费一粒米。”镜头再切,小男孩身后叠化出一个同样长相的少年:“爷爷,我会好好吃饭”,再叠化出一群少年群像:“爷爷,我们会快快长大”。
镜头再切到小男孩的眼睛,眼中是一片稻田,稻田上方的天空,用云朵呈现出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推至稻田,叠化出农业古籍——《汜胜之书》《四民月令》《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