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快速插入内容

AI Agent系列(二):Brain模块探究

2024年8月19日修改
2413
2644
一、前言
虽然互联网上关于智能体的介绍已经相当丰富,但能够系统性地讲解智能体,并让读者在一系列文章中全面掌握智能体的知识,这种情况实属罕见。为此,我们特别开设了这个系列文章,旨在帮助大家系统性地了解智能体,并从中学习跨学科、跨领域的人工智能知识。
我们深知,系统性学习智能体并非易事,它需要跨越多个学科领域并涉及广泛的知识体系。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系列文章,为大家提供一个全面、系统性的学习平台,帮助大家构建起对智能体的完整认知。
在这个系列中,我们将从智能体的基本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其核心技术、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我们期望,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大家不仅能够掌握智能体的基本知识,还能培养跨学科的思维能力,为未来的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章内容介绍
💡
在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中,我们对智能体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讲述,并对其核心要点进行了初步分析。对于那些尚未阅读第一部分的读者,建议先行回顾,这将为理解后续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我们逐步深入,Brain模块的全貌将逐渐展现。在第二篇文章中,我们不仅会详尽介绍Brain模块的每个环节,更会探索其潜在的能力,期望通过这些内容,能够使大家对Brain模块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这是一次对智能奥秘的探索之旅,我期待与您共同前行。
三、Brain模块——最关键也是最难理解的模块
3.1 Brain都分哪些部分?承担了哪些职责?
Brain模块之所以被视为最复杂、最难以理解的模块,是因为它触及了人类内在意识的深层结构,这些结构包括情感、记忆、反思、规划以及伦理道德等复杂而微妙的元素。这些内在意识的方面,是人类经验的核心,它们构成了我们的个性、决策和行为的基础。
画板
图 3.1 Brain模块的大致分类
3.2 一个高度抽象的工作流程
画板
图 3.2 Brain模块工作流程
在一切开始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一个高度抽象的工作流程。虽然这个流程是线性的,但它能够清晰地展示Brain模块的各个环节。我们从左到右来审视整个流程图:
1.
信息接收:一切从感知模块开始,它接收外部信息并传递给Brain模块。
2.
意图识别:接下来,Brain模块分析用户指令,确定用户的需求和目标。
3.
记忆抽取与强化:Brain模块会检查记忆是否处理过类似的任务以及之前的执行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些历史数据为当前任务提供重要参考。
4.
规划:在规划中,多数情况下会包含推理、决策、反思等逻辑环节,但在实际应用中也不乏不尝试使用规划的简单任务。
5.
推理与决策:有了足够背景信息后,Brain模块就会进行推理并做出决策。在复杂情况下,可能需要比较多个方案,并通过某种方式(比如朴素投票)来选出最佳方案。
6.
执行:规划就绪后,Brain模块会调动相应工具或模块来执行任务。
7.
反馈与反思:任务完成后,系统会根据结果提供反馈,并启动反思机制。这包括回顾整个任务执行过程,考虑是否需要调整策略或方法,并思考未来如何避免相同问题。
8.
记忆更新:基于反思的结果,记忆系统将被更新。这一步至关重要,尤其是当系统需要处理多任务或频繁请求时,有助于提升系统性能和适应性。
9.
情绪影响:在设计拟人化智能体时,情绪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虽然机器人没有真实情感,但在某些场合模拟情绪反应可以提升用户体验和交互自然度。情绪因素可能会影响Brain模块的决策和行为输出。
在Brain模块中,各个环节并不是静态不变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我们在这个流程图中看到的内容,虽然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参考,但实际上,其运作可能要复杂得多。因此,当我们在设计和实现Brain模块时,需要考虑到这种动态性和复杂性,确保智能体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任务需求。
四、知识
所以在深入讨论Brain模块的其他功能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大模型中所蕴含的知识类型。训练大模型其本质上就是将知识进行压缩,没有这些知识,模型是无法进行进一步推理、规划、反思的。
4.1 内置知识
知识在大模型中通常被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内置知识,这类知识在模型训练阶段就已经被整合进模型中。我们可以将内置知识进一步细分为三个主要类别:
1.
常识知识
常识知识包括了日常生活中广泛认可的事实和逻辑规则。这些信息帮助智能体具备了强大的泛化能力,使其在不进行特殊指导下也能进行基本的推理和判断。例如,它包括季节变化、物体的基本物理属性、社会行为准则等。这类知识对于构建智能体的世界观极为重要,使其能够在多种常见场景下作出符合逻辑的反应。
2.
专业知识
与常识知识不同,专业知识涉及深入特定领域的详细信息。这包括但不限于医学、法律、科技、艺术等领域的专有概念和操作方法。例如,在医学领域中,智能体需要了解疾病症状、治疗方法和药物作用机制;在法律领域,则需掌握法律条文、案例判例及其应用方式。这些专业知识使智能体在特定咨询或操作时更加精准有效。
3.
语言知识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基础,对智能体同样重要。语言知识不仅仅是单纯的单词意义理解,更包括语法规则、句型结构、语境含义以及文化背景等。智能体通过这些复杂的语言系统来解析和生成自然语言,从而与人类进行有效交流。此外,语言知识还涉及到非文字部分如语调、停顿和强调等,这些都是理解和生成自然对话不可或缺的部分。
4.2 外置知识
第二种知识类型是外置知识,它由外部数据库提供,与内置知识相比,其特点是能够进行动态更新和调整。当我们深入探讨外置知识时,通常会涉及到多种数据存储和组织方式,包括向量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以及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