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跨学科揭秘:OpenAI提示词工程六条策略背后的理论基础
- 前言
- 策略一:编写清晰的指令
- 技巧1:在查询中包含详细信息以获得更相关的答案
- 技巧2:要求模型使用角色
- 技巧3:使用三引号、XML 标记、章节标题等分隔符可以帮助划分要区别对待的文本部分
- 技巧4:指定完成任务所需的步骤
- 技巧5:举例说明
- 技巧6:指定所需的输出长度
- 策略二:提供参考文本
- 技巧1:使用参考文本回答问题
- 技巧2:使用参考文本的引用来回答
- 策略三:将复杂的任务拆分为更简单的子任务
- 技巧1:使用意图分类来标识与用户查询最相关的指令
- 技巧2:对于需要很长对话的对话应用程序,请总结或过滤以前的对话
- 技巧3:分段总结长文档,并以递归方式构建完整的摘要
- 策略四:给模型时间“思考”
- 技巧1:在匆忙得出结论之前,指示模型制定自己的解决方案
- 技巧2:使用内心独白或一系列查询来隐藏模型的推理过程
- 技巧3:询问模型在之前的步骤中是否遗漏了任何内容
- 策略五:使用外部工具
- 技巧1:使用基于嵌入的搜索实现高效的知识检索
- 技巧2:使用代码执行来执行更准确的计算或调用外部 API
- 策略六:系统地测试更改
- 技巧1:参考黄金标准答案评估模型输出
- 最后想说
9.跨学科揭秘:OpenAI提示词工程六条策略背后的理论基础
9.跨学科揭秘:OpenAI提示词工程六条策略背后的理论基础
2024年6月18日修改
来自社区群友投稿 @皮皮Peter (公众号 皮皮Peter)
概览:
本文探讨了OpenAI提示词工程六条策略的依据理论,包括语言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希望能帮助用户更多面的理解策略背后的理论,结合技巧和理论,更有效地与人工智能模型进行交互。
全文约8000字,阅读约需 10 分钟
以下内容仅代表本人个人观点。
前言
关于提示词工程的openai六条策略,网络上的文章都是讲案例解析,本文希望从理论层面探讨这六条策略的理论依据,给学习使用提示词的伙伴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以便更好的理解和学习使用提示词工程。
策略一:编写清晰的指令
技巧1:在查询中包含详细信息以获得更相关的答案
理论依据:语言学 - 语用学;
语用学研究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以及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解释言语的意义。语用学强调了语境的重要性,包括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和语言环境等,以及语言行为的适当性。
语用学强调语境、礼貌和合作原则、言语行为等。
语境包括物理语境(地点、时间和场合)、社会语境(社会关系、角色和身份)、语言语境(前后文)等。
根据语用学对语言表达的要求,对提示词的要求:
1.
清楚地表达目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2.
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帮助模型理解具体情境。
3.
提供具体的细节,如时间、地点、相关人物或事件,以减少歧义。
也可尝试将语用学的原则应用于提示词中,效果可能会有所惊喜,比如研究表明礼貌可能有助于生成出更好、更正确的内容,在提示词中增加言语行为可以增加“人味儿”(详情查看
技巧2:要求模型使用角色
理论依据:心理学 - 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是心理学中根据人们所处的社会角色去解释人的行为并揭示其中规律的理论。根据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的观点,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学习并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这些角色定义了个体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期望。
角色理论应用于多种情境中,包括工作场所、教育、家庭和社区,帮助解释和指导个体行为。它通过明确角色和期望,提供行为的框架和准则,从而减少冲突和不确定性。
角色理论通过明确角色和期望,提供了行为的框架和指导。在提示词中指定模型的角色,模型会根据角色的特性提供更加专业和个性化的回复,比如:如果希望获得专业的法律咨询,可以要求模型扮演律师的角色;如果需要情感支持,可以要求模型扮演心理咨询师的角色。
技巧3:使用三引号、XML 标记、章节标题等分隔符可以帮助划分要区别对待的文本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