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9AI时代,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2023年11月6日修改
关注并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设为 ★ 星标
每天早上更新,与你一起成长
2023 年 9 月 9 — 10 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联合腾讯大讲堂举办的【2023 产品经理大会(北京站)】完美落幕。腾讯光子联合探索组 AIGC 产品经理 Hali 老师为我们带来《AI 时代,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为题的分享,本文为演讲内容实录。
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AI 时代,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主要从三个方面切入:
全球最聪明的 AI 绘画提示词工具
游戏美术资产 AI 探索:伊甸岛
AI 绘画工作流插件:LightFlow
全球最聪明的 AI 绘画提示词工具
大家在使用 Midjourney 的过程中有没有出现过类似问题:不知如何去表达脑海中的想象,即使借助提示词工具、数据库工具等,也很难在众多提示词中找到满意答案,只能不断试错。
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更加智能地写提示词?
于是我用 GPT 和提示词工程搭建了一款 AI 绘画提词器,比如输出 " 产品经理 ",提词器会从 6 个维度展开提示词联想,任何一个关键词都配置了 GPT 推荐的一个解释。
这时候点击解释,即可将解释复制到临时收藏夹中,随后一键复制参数,再将参数放到 Midjourney 里,即可得到解决方案。
综上,用户可以通过一个非常短的输入得到大量的输出,且过程自主可控,并有各式各样的提醒。
这个工具存在的意义即让想象有更多的想象,比如输入 " 皮卡丘 ",它可以为你展示皮卡丘的外貌,这个时候将这些外貌信息给到 Midjourney,就能更好地控制 Midjourney 的表现;又或者输入 " 水下摄影 ",提词器可以提供一些艺术家,我们可以用艺术家在 Midjourney 中控制画面表现;包括一些构图视角的参数也可以影响到画面,且提词器会为你解释推荐理由。
当然,这个工具的出现目的不在于取代屏幕前的你,而是为了帮助你获得更多的想象和描述角度。
现阶段,这款非常简单的工具产品已经有 1 万多人次使用,且有 12 多万次生成,我也借此建立了 6 个 AI 绘画社群,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体验一下:MidJourney.TalkGame.AI。
接着展开讲解这款产品的研发工作流。
我本身作为一个不懂任何代码的设计师,要如何完成这款产品的开发?
这时,就要借助 GPT-4 的力量了,大致的工作流如下:
产品策划 → 产品设计 → 产品开发 → 提示词工程 → 上线
1. 产品策划阶段
吴恩达在其提示工程课中讲到:编写明确和具体的指令,留给模型足够的思考时间。
基于这点,我开始进行测试。
比如询问 MidJourney" 能否给我提供相应的设计师,风格要鲜明,描述他的风格,并提供对应的英文名 ",MidJourney 就给出了系列答案。随后再迭代先前的提示词,让它按照你的规则进行输出。最后,我们利用所得的东西返回前端。
2. 产品设计阶段
在交互领域,我感受到了一个特征,即 GUI(图形用户界面)会向 LUI(自然语言交互界面)进化,LUI 可以大大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更为简单、直接。
比如这款工具,界面工具只有一个输入框,用户输入关键词,输入框下便可展开更多关键词,以词条形式展示。
此时,鼠标悬浮词条将有对词条的推荐理由,用户只需要挑选、点击,然后一键复制。
3. 产品开发阶段
GPT 带给我们更多的可能性,我便是在 B 站上搜索 " 自然语言编程 ",尝试让 GPT 帮忙写代码。
在产品开发上,所有的代码都是由 GPT 完成的,我所做的事情,就是建立一个 TST 文档,将代码复制粘贴进去。
过程中也会遇到问题,这个时候,你可以将问题丢给 GPT,它会告诉你问题出在哪里,随后你再解决即可。
就这样,在某个深夜的凌晨四点,我终于将它开发出来了。过程中也有技术大佬的支持,比如帮忙搭建服务器等,最后,便搭建出了一个超级 MVP。
4. 提示词工程阶段
基于 MVP 模型不断地迭代,同样 " 编写明确和具体的指令,留给模型足够的思考时间 ",然后进行迭代,输出不同维度的提示词,通过这些产出,我们得到了最后的产品。
5. 在能力标准上
效率指标——在繁复地词条记忆和词库筛选过程中,我们迭代了 " 聪明地提供词条建议 ",所以输入一个简单词汇,工具便可以展开丰富联想,效率至少提高了 100%;
技术能力——通过对 GPT 进行数据集训练,而后提示词工程生成 JSON 代码,最后在前端页面表现。这个过程中,GPT 可以真正地服务于我们的工作流程,而不仅仅服务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