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快速插入内容

猿辅导孵化的一支创业团队,想用 AI 颠覆设计巨头 Figma

2024年7月3日创建
极客公园|阅读原文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取得授权
最近,UI 界面设计软件赛道出现了一款新的产品。这挺让人意外的,因为看起来这个赛道的市场竞争已经饱和了。国外巨头 Figma 成立 12 年,拿下了这一市场 70% 的份额;国内科技企业蓝湖成立 5 年,对 Figma 紧追不舍。
然而,这个新玩家不仅要同时做国外、国内市场,还称 Figma 是自己唯一的对手、要跟它一较高下,并不畏惧这是一家价值 200 亿美金(一年半前 Adobe 的收购价)的公司。
这个新产品孵化自猿辅导,一家教育背景的公司。三年前,一场教育宏观政策的调整后,猿辅导内部尝试了羽绒服、月子中心、咖啡等多项业务,这款产品也是其中之一。
当时 ChatGPT 引发的 AI 热潮还未发生,但团队在考察完 UI 界面设计赛道后,就判断 AI 会是自己逆袭 Figma 的机会。之后,AI 大模型席卷全球,甚至间接「搅黄」了 Adobe 对 Figma 的收购案——除监管原因外,行业内普遍认为 AI 展现出了对传统 UI 界面设计的颠覆实力、让 Adobe 开始重估 Figma 的价值。
为什么这支团队会提前判断 AI 能颠覆 UI 界面设计行业?一支教育背景的团队又如何跨越行业壁垒做成这件事?AI 真的能给新入场者带来挑战巨头的机会吗?他们到底做得怎么样?6 月 5 日,在经过两年半的筹备后,团队在新加坡全球首发了这款名为 Motiff 妙多(以下简称 Motiff)的产品。
极客公园第一时间体验了这款产品、并和幕后的创始团队进行了交流。这些疑问有机会得到回答。
01 为什么是界面设计赛道?
回到故事的起点。2021 年底,猿力科技 CTO、Motiff 联合创始人杨元祖带队投入软件应用方向。契机很简单:当时团队在用 AI 代码助手 Github Copilot,尽管当时 AI 还没有今天这么热,但所有人都在用它写代码。这让团队意识到,如果能用 AI 结合效率工具,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生产力变革。他们开始设想,能不能用 AI 来变革 UI 界面设计这个场景——团队很多人从 2018 年起就开始使用 Figma、也调研过国内的相关产品,但都感觉「可以做得更好」。
UI 界面设计应个人电脑而生,只要有屏幕的地方就有 UI 界面设计,比如淘宝、美团、滴滴等 App 的每一个细节都是 UI 设计。而设计师的工作,对上要承接产品经理对业务的理解意图,对下要呈现一版直接面向用户的可交互界面。
追溯 UI 界面设计领域的历史,它大概经历了从像素时代、矢量时代再到协同时代的切换。Photoshop 曾是网页设计师人手必备的像素时代设计工具;后来,Sketch 结合矢量设计,打造了一个专为 UI 设计师使用的编辑器;而 Figma 则打造了一个云端设计编辑器,让设计师及其上下游能实时协作,避免了过去来回传输文件协作的低效,因此拿下了 UI 界面设计 70% 以上的市场份额。
Figma 解决了 UI 界面设计的云端协同问题|图片来源:Figma 官网
而当时的 Motiff 团队则看到还有很多低效的部分有待解决。据极客公园了解,UI 设计的工作流一般分为三个环节:设计师先根据产品经理的需求设计相应的界面风格、确定后需要延续该风格以保持用户体验的一致性、不断调整用户界面以确保能实现最初的设计意图。随着分工的精细化,这个工作流中有大量重复性的、枯燥的工作。
团队判断,可以用 AI 来解决这个问题——AI 最擅长的从相同中学习规律,从而实现自动化、提高人的生产力。
「我们从第一天就想得比较明白,AI 是我们唯一把握的机会。」Motiff 运营副总裁张昊然对极客公园表示。在加入 Motiff 之前,他在猿辅导的斑马负责产品和运营。
这个 Idea 看起来跟集团其他方向有所不同,更偏科技属性的创业。「但其实没有什么不同,都是集团基于一套判断选择出来的方向。」张昊然说。
他所说的这一套统一的判断,是猿辅导母公司基于过去优势的梳理,总结出的三条适合自己的方向:
1.
重产品和研发,过去猿辅导开发了斑马、猿辅导等优秀产品,且 2014 年的时候就成立了 AI LAB,这是其优势之一;
2.
重品牌,过去公司打造了猿辅导等成功的教育品牌;
3.
重规模化的业务,过去教育实际上是一个规模化的业务,团队也在过程中锻炼出了规模化服务能力。
可以理解羽绒服、月子中心、消费品等方向符合这三点,但为什么界面设计方向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