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朴发言:大模型时代的产品长啥样&壁垒在哪?|Z 沙龙第 2 期
- #一、大模型时代做产品有何不同
- 1、从 GUI 到 NUI
- 2、大模型时代产品是不是纯 NUI 就行?
- 3、应该如何将 GUI 和 NUI 结合?
- 4、大模型时代产品经理面临的认知升级
- #二、何为AI Native 应用以及如何构建壁垒
- 5、AI-Native 应用要如何构建壁垒?
- 6、C 端 / B 端产品的迁移成本
- #三、专题讨论:C 端 AI 产品实践
- 7、AI 陪聊具体可以分化的方向
- 8、社交场景下的交互范式变革:
- #四、专题讨论:B 端 AI 产品实践新生产力与行业赋能
- 9、大模型赋能 BPM(流程管理系统)如何切入?
- 10、大模型+广告营销如何实现
- 11、大模型辅助销售管理(按客户类型、场景分)
- 12、某碳金融+大模型从业者在开发 GPTs 时的三点分享
- #五、尾调:投资人观察
质朴发言:大模型时代的产品长啥样&壁垒在哪?|Z 沙龙第 2 期
质朴发言:大模型时代的产品长啥样&壁垒在哪?|Z 沙龙第 2 期
2024年4月9日修改
来源:质朴发言
发文时间:2023.12.04
大模型带来的人机交互范式的转换,将彻底改变产品设计思路。比如已经可见的有,从图形界面转向自然语言界面。但自然语言交互是否就是最好的交互形式,尚难有定论。那么,大模型时代的所谓 Native 产品,应该长啥样?主流的交互方式会是什么样?
甚至大模型都已经这么强了(至少大家还愿意相信会越来越强),那还需要产品做什么?产品经理又能在其中做什么?
我们不知道,所以组局请教。秉持所有人想所有人学习的精神,活动纪要抛开敏感信息,尽可能保留原汁原味,粗颗粒度结构化摘要如下。后面继续办,一起来聊!🌊
🍰
以下为本文目录,建议结合要点进行针对性阅读。👇
一、大模型时代做产品有何不同
1、从 GUI 到 NUI
2、大模型时代产品是不是纯 NUI 就行?
3、应该如何将 GUI 与 NUI 结合?
4、大模型时代产品经理面临的认知升级
二、何为 AI-Native 应用以及如何构建壁垒
5、AI-Native 应用要如何构建壁垒?
6、C 端/ B 端产品的迁移成本
三、专题讨论:C 端 AI 产品实践
7、AI 陪聊可以分化的方向
8、社交场景下的交互范式变革
四、专题讨论:B 端 AI 产品实践:新生产力与行业赋能
9、大模型赋能 BPM(流程管理系统)如何切入?
10、大模型+广告营销如何实现
11、大模型辅助销售管理(按客户类型、场景分)
12、某碳金融+大模型从业者在开发GPTs时的三点分享
五、尾调:投资人观察
这一代 AI 大模型创业与上一代 AI 创业的区别
#一、大模型时代做产品有何不同
1、从 GUI 到 NUI
本次沙龙,很多同学都谈到了大模型的交互方式是 NUI =自然用户界面(通过自然语言文本或者语音,以及输入输出图片等直接交互,就像人和人之间聊天一样),与我们现在熟悉的桌面软件/移动 App 的 GUI =图形用户界面(在众多图标、重重菜单或者瀑布流中选择)差异很大。
现在我们习惯在 GUI 界面里通过点击按钮与机器交互,这是一种结构化和机械化的方式,往往需要付出一定的学习成本,甚至需要经过专业学习才能熟练使用这些工具(Photoshop、Excel 等等都有很多图书卖得很好)。
而在大模型时代,尤其最近多模态发展很快,基于对话的 NUI 交互方式更符合人的直觉,用户几乎不需要特别学习,就可以通过对话来操作,就好像背后有一个懂得这些工具的人在帮助你。
NUI 还有一个特点,用户的互动性&参与感更强,需要用户发挥主观能动性。当然,这也带来一个负面因素:大模型产品现在对普通用户而言使用门槛较高,即使是 ChatGPT,用户的留存率和粘性也无法与目前主流 App 相比。
如果未来大模型产品都是 NUI 的,可能会对整个信息产业带来深远影响:
•
目前我们无论是 toC 还是 toB 都有众多软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GUI 界面的层层菜单扩展性不好(即使是 Word 这样熟知的软件,很多功能通过菜单查找也非常困难),一个软件能承载的功能是有上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