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快速插入内容

中国企业应多元化芯片来源,美国芯片不再安全?

2024年12月6日修改
近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尤其是在芯片领域。近日,中国的四个顶级行业协会发出警告,称美国芯片“不再安全”,中国企业应谨慎购买,并尽量选择本地产品。这一罕见的协调回应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报道,美国于周一再次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发起了限制,对包括芯片设备制造商纳睿达科技集团在内的 140 家公司实施了出口管制。这已经是美国在三年内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第三次打击。在此背景下,中国的行业协会发表了上述观点。
这些行业协会涵盖了中国的一些重要产业,包括电信、数字经济、汽车和半导体等,共有 6400 家公司作为成员。然而,这些声明并没有详细说明为什么美国芯片不安全或不可靠。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对此回应称,中国协调呼吁限制采购美国芯片是无益的,任何声称美国芯片“不再安全或可靠”的说法都是不准确的。该协会重申,出口管制应该是狭窄且有针对性的,以满足特定的国家安全目标,并鼓励两国政府避免进一步升级紧张局势。
尽管美国对中国芯片行业实施了出口管制,但英伟达、AMD 和英特尔等美国芯片制造巨头仍在努力在中国市场销售产品。不过,这三家公司尚未对路透社的置评请求作出回应。
中国互联网协会通过其官方微信账号敦促国内企业在采购美国芯片前仔细考虑,并寻求与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芯片公司扩大合作。该协会还鼓励国内企业“积极”使用国内外企业在中国生产的芯片。协会指出,美国的芯片出口管制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受到美国限制的中国企业表示,他们将通过努力实现本地化生产来继续维持生产。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则表示,不再认为美国芯片产品可靠或安全,中国政府应该调查该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供应链安全情况。
这一警告与中国对美国存储芯片制造商美光的处理方式相呼应。去年,在美国对中国芯片制造技术实施出口管制后不久,美光成为了网络安全审查的对象。随后,中国禁止美光向国内关键行业销售其芯片,对其总收入产生了较低两位数百分比的影响。英特尔也面临着审查,今年 10 月,另一个有影响力的行业组织——中国网络安全协会呼吁对英特尔产品进行安全审查,称这家美国芯片制造商“不断损害”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利益。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对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企业寻求多元化的芯片来源,不仅是为了应对美国的限制,也是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这需要中国企业加强自主研发,提高芯片制造能力,同时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芯片产业的发展。
然而,实现芯片产业的自主可控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芯片产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引导企业加强研发和创新。企业要积极投入资源,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科研机构要加强基础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总之,中国企业多元化芯片来源是应对当前形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芯片产业自主可控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中国芯片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全球科技进步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