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快速插入内容

美团的“长期有耐心”,并非毫无代价

2023年6月13日修改
美团:中国亚马逊加速养成
王兴也许是中国最推崇贝索斯的顶尖CEO,不仅体现在他对「以客户为中心」和「长期主义」的执着,就连美团的“白开水”文化,也是向亚马逊学习勤俭节约的结果。在王兴看来:① 企业家精神就是一种对机会的追求,而暂时不考虑当前控制的资源。资金、人才等资源都会流向优质的企业。企业要做的事情,就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同时也为社会创造正面价值。② 人们往往会高估一两年时间发生的变化,但低估十年时间发生的变化;(注:王兴引用于比尔·盖茨)③ 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是在一次次的资源投入选择、产品迭代选择、方向选择中兑现的。当然,如果你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在坚持所带来的正面结果上,其实兑现的周期常常比大家想象的短很多。
图1:2020年王兴在饭否上表达对贝索斯的敬意
长期主义」让王兴成为了一个理性的行动派,他说:”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实现它“,但他并不是一个机械的模仿者,美团崇尚亚马逊,但从不刻舟求剑,东西方通往罗马的道路终究是不一样的。2020年,亚马逊云(AWS)营收453亿美金,占总收入的12%;同年5月美团终止了云服务,正式退出市场;在亚马逊最核心的第二曲线上(云计算),美团没有复刻下去。但两年过后,细看两家公司的收入性质与结构,仍有不少相似之处:1.「广告」贡献了利润但不是营收大头(Amazon-7.3%,美团-14%);2.「佣金」是基本面的关键,对平台商户的抽佣占到两家公司总收入的22%~26%(Amazon-三方电商,美团-本地生活);3.「物流」是核心成本(Amazon-电商物流,美团-美团专送)4.「零售」是重中之重,占Amazon收入的46.5%,也是美团未来的想象力来源(收入占比26.2%);
只是,亚马逊始终是做电商零售的,相比起来,当下的美团更苦一点。
按照王慧文对互联网业务的分类方法:A(供给和履约均在线上)、B1:(以SKU为中心的供给)、B2(以Location为中心的供给);从A→B1→B2,供给端的网络效应越来越弱,导致平台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赚钱也越来越难;例:微信(A)相对于天猫(B1),依赖人工运营的板块少很多,所以纯线上APP通常是产品经理主导,由于A类产品标准化、规模化能力强,赢家通吃的能力也就更强,做大了就容易挣钱(腾讯、字节)。美团本地生活(B2)商家的网络效应比天猫(B1)弱很多,因为朝阳大悦城的餐厅外卖只能服务周边几公里的用户,导致需要投入大量的地面团队管理线下商户群、维护城市网格。
腾讯、阿里凭借PC互联网时代的「基业优势」,占住了高质量赛道,可以依靠「电商广告、游戏」等赚钱业务支撑集团的多元化发展,维持较高的毛利(阿里~36%、腾讯~43%),美团选择了B2类业务做到接近千亿市值(毛利率~28%),再度证明了长期主义的价值所在。当前的主营业务里,美团只有「到店&酒旅」能贡献高毛利的广告收入(22年约308亿),但「到店&酒旅」5000亿~7000亿的市场体量(GTV),无法支撑更长远的收入增长。从2022年开始,美团财报将「核心本地商业」与「新业务」做了二元切分,后者将聚焦【零售业务】(优选&买菜&快驴等),为美团未来十年的长期耐心书写新故事。2023年Q1「新业务」营收157亿(yoy+30%),占美团总收入的27%(yoy+0.7pp);相对乐观的点是:「新业务」经营亏损同比缩窄了34亿,【零售板块】的高增速与更少的亏损,支撑着美团以968亿美金的市值领先拼多多(923亿),守住中国互联网公司NO.3的位置。
图2:2023Q1美团财报但本地生活的「无限游戏」远没有结束,23年一季度美团本地商业的「佣金收入」119亿,同比增长了+32%;主要得益于疫情结束后【到店、酒旅】业务的快速复苏;但值得关注的是,【到店、酒旅】交易量的增长并未在「广告收入」上有同等速度的体现(年同比仅+10%);抖音加码本地业务,对美团货币化率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2023年,抖音本地实际核销的GTV预估在1000亿~1500亿,体量为美团的1/4,抖音电商GMV大约也是阿里的1/4~1/5,字节的多元化不像快手那样只有想象和口号,已经有了可观的业务规模,营收能力和想象空间进一步逼近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