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快速插入内容

§3

2024年3月24日修改
§3.1.1 炮身及其组成与分类
1.炮身设计的主要任务
强度设计
结构设计
膛内结构设计
保证满足内,外弹道对身管提出的各个参数的要求和使炮膛结构合理
外部结构设计
主要考虑身管同炮的其他部件的连接方式方法
寿命设计
考虑提高身管寿命的技术措施
2.炮身主要组成部件
身管,炮尾,炮闩,炮口装置和其他附件
3.炮身的分类
1.按照炮膛的结构分
滑膛(反后座,无后座,迫击炮,部分坦克炮和反坦克炮),线膛(主要的压制兵器,高射速小口径火炮)
2.按照身管结构及其应力分
单筒炮身
身管由一个毛坯制成,工艺简单
材料未能充分利用,强度低
紧固炮身
自紧炮身
壁内塑性变形产生残余应力
筒紧炮身
内外筒过盈套合
丝紧炮身
钢丝(Hearts of iron 4)/钢带或碳纤维缠绕在内筒上
活动衬管(身管)炮身
活动身管炮身 被筒局部覆盖
获得衬管炮身 被筒全长覆盖
短衬管炮身 膛线起始部向前一段长度被覆盖
带被筒的简单炮身 发射时层间间隙不消失
4.火炮发射时各作用力
火炮在发射时承受径向,轴向和切向三个方面的力和力矩
径向
由炮身本身承受
由火药气体对炮壁作用力和弹丸径向作用力组成
其中火药气体的径向作用力时身管强度设计的组要依据
轴向
主要通过反后坐装置,摇架等传递到炮架上
切向
§3.2.1 身管设计压力曲线与内膛结构设计
1.炮身轴向作用力分析
弹丸在膛内运动时期炮膛合力由药室底面产生的轴向力和药室锥面产生的轴向力及炮带对炮膛的轴向作用力组成
在弹丸飞出炮口后极短的一段时间内(后效期),炮带对炮膛的轴向作用力消失,炮口制退器(如有)会对身管产生拉力
当弹带通过膛线部时,导转侧作用力的切向分力会产生回转力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