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衣剑客:四万字长文带你通学扣子

5月4日修改
9606
11226
一、前言
在本文中,我设定了一个特别的目标:同时面向两个层面的读者。一方面,我希望能够触及那些没有技术背景的普罗大众,帮助大家降低学习门槛,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理解如何使用 AI 来提高工作效率,让大家能够轻松地跟随并应用 AI 技术。
另一方面,我也期待那些已经拥有一定技术背景或实践经验的读者,能够在文章中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Coze。毕竟,Coze 的官方手册虽然提供了大量信息,但仍有许多实际操作中的避坑指南和技巧未能涵盖。我希望通过本文,填补这些空白,为读者提供那些在手册中找不到的实用信息和个人见解。
如果读者能够从我的文章中感受到价值,无论是对于 AI 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用户,那都将是我最大的欣慰。我期望这些文章能够成为连接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深入的桥梁,帮助每个人在 AI 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二、使用 Coze 最大的好处——一个平台上完善自己的生产力系统
2.1 尝试搭建生产力系统的痛苦之路
最近,我开始构建自己的个人生产力工具系统。我发现,许多人在搭建个人生产力系统时都会面临类似的挑战:市场上有关生产力系统的资料和工具琳琅满目,选择众多而各有特色。
以我最近研究的 Obsidian 为例,这是一个功能丰富的知识管理工具,拥有庞大的社区支持和众多插件。尽管 Obsidian 在开源社区支持和插件丰富度方面表现出色,但其学习曲线较陡峭。作为本地化工具,Obsidian 虽然能够辅助工作流程,但在数据跨设备同步方面存在局限,并且与我们熟悉的 Word 或 Excel 等工具操作习惯大相径庭。
虽然它提供了一种类似于知识图谱的知识关系体系可视化方式,但在思维导图创建和展示方面确实不足。当需要一个功能完备、直观的思维导图工具时,我们可能不得不转向 Xmind 或其他专业脑图软件,这些软件在思维导图领域提供更深入的专业支持。Obsidian 的这些不足意味着用户无法在一个统一平台上实现所有生产力工具的优势集成(虽然有很多插件帮助你集成各类 Web 端应用或者是用插件当作某些软件的替代品),并可能需要频繁切换多个工具以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
👍
所以在个人生产力系统搭建上,我的个人感受就是:用会的远比用高大上的强得多(可能不适用于每个人)
2.2 为什么是字节生态,而不是阿里生态?
可能有人会好奇,为什么在众多生产力工具中,我会特别提到字节系而不是阿里系。在这里,我想阐明的是,虽然都他们都有优秀的系列工具,但它们的侧重点和目标用户群体有所不同。
起初,我们可能认为钉钉主要面向 C 端用户,但事实上,钉钉在早期就已经开始推出与 AI 相关的智能体验。我记得那在 2023 年末,钉钉就已经开始在企业内部推广这些智能功能。然而,这些功能主要还是服务于企业用户,而非广泛的 C 端用户。
相比之下,飞书和 Coze 则更多兼容 C 端用户,它们提供了与众不同的体验,尤其是对于那些与 AI 技术不太相关或者不太熟悉的普通人。Coze 的推出,为这些用户提供了一个提升工作效率的机会,让他们也能够享受到智能工具带来的便利。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特别强调飞书和 Coze 的原因。它们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一个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和利用 AI 技术,提升个人生产力的机会。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这样的工具对于帮助我们提高效率、适应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2.3 Coze 能对接哪些平台?
在下方的流程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Coze 具备强大的接入能力,能够与多种终端应用进行无缝集成。这种灵活性使得 Coze 可以根据集成的应用环境,发挥不同的功能和效果。
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