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快速插入内容

面包树的产品 blog

3月17日修改
2023年1月16日创建
1902
3687
🎹
产品说明书
工作经历:内部后台业务系统——跨境电商 SaaS
PM 时长:5年
个人爱好:听播客、文字创作爱好者、运动
产品理想:成为最具人文视角的 B 端 PM
工作信条:员工的工作体验决定系统的用户体验
产品观: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未被解决的问题永远无法回避
flag:持续更新自己对于做产品的思考与感受,成长的机会藏在具体的细节里等待被勘探
文档输出观察
色彩使用说明
颜色
标注内容
为什么用该颜色
蓝色
文章 or 播客 or 知识点关联的链接
1.
客观链接或描述外部知识,不叠加主观认知色彩
2.
链接是蓝色下划线,大众有认知。省掉解释成本
深红
有争议的、值得预警的观点或内容
红色有警告作用,争议类描述值得特殊预警,引发大家的讨论
浅红
概念类关键词
强调提示
浅绿
观点类关键词
强调独特性,但不喧宾夺主
橙色
播客名称、书名
推荐作用
一些有趣的变化
持续对文档进行删繁就简
和自己过去输出的观点打架,然后继续思考、调整
原本偏向于产品认知记录,某些观点开始逐渐根植于我的日常工作中
产品思维迁移应用于管理认知复盘、异常事项复盘,然后在一团迷雾中豁然开朗
时常告诫自己:局部最优无法导向全局最优
为什么写产品 blog
内观:我们都处在一个信息高速流动的环境,技能、优质内容的复制是十分便捷,通过快速复制抄成四不像的案例也并不少见。但是能够支撑我们在很多场景下笃定做出判断的,不是竞品分析,不是数据分析,不是产品技能,也不是用户反馈,更多的是产品思维综合决策的结果。所以我想通过文字的方式探寻和梳理自己有哪些思维,这些思维如何产生,我如何理解以及如何被我应用
被识别时的输入:俞军老师曾说过以文识人,希望接下来的某一天当我面临被识别的状况时,传递自我价值的工具和方法能够有所储备
整理思维碎片,从已有输入出发,产生新的输出,然后循环
定位:我的产品方法论知识库,实际工作中遇到新的问题时可快速匹配解决思路,随取随用
为什么做信息分组
1.
对点状思考碎片的分类收敛:把输入的信息合并同类项,观察分类间的关联关系,会形成自己的产品框架
2.
分组——排序——找关联关系——形成知识图谱
3.
允许标签随着认知的进化不断迭代
V 1.0
25%
V 2.0
25%
V 3.0
25%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