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快速插入内容

2021-07-08罗振宇:创新这事有多难?

2023年11月6日修改
罗振宇 刘润
2021-07-08 15:15:00
精确发文时间由壹伴提供
2021-07-08 15:15 发表于
手机阅读
点击上方第二个“刘润” 关注公众号
回复 “1” 抽取 签名书
商业洞察 丨作者 / 罗振宇 来源 / 启发俱乐部
本文转载自得到·启发俱乐部第39期。 罗振宇的演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今天分享 给你
(略有删减 )
1 重新定义要解决的问题
有些奇迹,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它的里面,所以就见怪不怪。但是一经提醒,真的跳出圈外来想这件事,还是挺吃惊的。比如中国共产党,怎么就从南湖上的那只船上的十几个人,变成了今天全世界的第一大党,领导着这么大的国家?
这可能是全世界迄今为止最大的奇迹故事。 我们这代人其实一直生活在对这个奇迹的解释中。
有一种解释是来自于被共产党打败的对手。我要是蒋介石,我也不大想得通。
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后,对于这次失败,也有总结,比如:
第一,说是因为苏联援助了共产党。
不过仔细计算起来,共产国际长期更重视实力强的国民党,对孙中山、汪精卫和蒋介石等人的援助更多。
第二,说是因为共军的间谍很厉害。这个说法也有问题。至少,国民党的情报机构,中统、军统、宪兵,情侦经费和技术手段更占绝对优势。那时共产党却是个“穷党”,侦察技术和经费都不足,情报组织也要小得多。
再来看看我们这边的解释。
我们这些在大陆长大的人,从小也接受了一些对这个奇迹的解释。比如,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力量;比如毛泽东自己总结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还有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这些当然都对,但这都是事后的总结。 我们难免还是有疑惑:比如回到上井冈山的那个时刻,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党的领导怎么就建立起来了呢?人民群众的力量怎么就发动起来了呢?如果这些方法有效,为什么蒋介石和国民党就不学呢?党的领导、游击战、土地改革等等,他们怎么就学不会呢?
这些问题,在《解放军为什么能赢》这本书里我都得到了解释。 只有回到具体的情境,才能知道策略选择的难处和妙处。
好, 我们先回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921年。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直接受到苏联“十月革命”的启发,接受了共产国际的领导的。所以, 最初共产党人设想的革命方式就是“十月革命”的方式 。“十月革命”又是沿袭了19世纪以来欧洲工人运动的方式。那就是工人在城市中发动武装起义,一举夺取政权。
但是,多次尝试都失败了。
为什么在欧洲、苏俄,工人武装暴动就能革命成功,在中国却完全行不通呢?
原因在于,西方国家,包括俄国在内,19世纪以来,就已经实行普遍兵役制。一般男性公民都有服役义务,受过军事训练。
因此,在这些国家的工人武装起义, 实际上是军人对抗军人 。再加上起义工人的斗志和士气,自然就有可能战胜正规军。
反观中国,“当兵吃粮”只是一小部分人的专门职业,在“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观念的影响下,民众很少接触军事技术和训练,毫无战斗素养,且行动散漫,仓促组织起来,看上去人山人海,气势壮观,但实际上战斗力很弱。
那怎么办? 当时中国共产党的选择就是独立建军,拥有自己的正规军队,这就是“八一”南昌起义。 今天我们看这件事,觉得顺理成章,但是要知道,这在当时世界共产革命运动中, 那是独一份啊
你看,这就是一个不一样。
好,这个转折做出来之后,下一个问题又来了。 独立建军,钱,也就是军饷从哪里来?
当时士兵的军饷一般是每个月大洋八元左右,这个收入可不算低,足以养活四五口人。 军官收入就更高了。连长每月的收入就上百元,而当时上好的土地不过每亩几十元。当上一两年军官就可以回家买房子买地了。
当时国共合作的时候,叶挺的部队,能做到的是:足额发军饷,不克扣。这就已经能够打造出一支“铁军”。那个时候的军队,还是只能靠军饷来维持战斗力。一旦军饷短缺,军队就会发生哗变、溃散,或者被有能力发军饷的其他军队收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