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PT用户的第三阶段:揭秘你不知道的道与术

2023年9月17日修改
摘要:这篇文章分析回顾了国内外主要大语言模型的发布时间线,目的是站在国内普通用户的角度,从怎么用得上、怎么挑得好、如何用得溜这三个方面去选择和认识大语言模型,达到能够驾驭它们的目的。
前言
在 2022 年和 2023 年,多家公司发布了各自的大型语言模型,如OpenAI的ChatGPT、谷歌的Bard、Meta的LLaMA、Anthropic的Claude等。但对于中国的用户来说,由于政策限制,他们无法正常注册和使用这些外国的大模型。
直到2023年7月,Meta发布了LLaMA2并宣布全球开源可商用,阿里云随后宣布支持LLaMA2,成为首家支持的中国企业。到了2023年8月,得益于中国政府和各大企业的写作,中国国内也有多家公司发布了自己的大语言模型,如百度的文心一言、智谱华章的智谱清言、百川智能的百川大模型等。这为中国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但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模型成为了一个问题。豆茉君为此写过几篇文章,对各大模型进行了评测和比较。总的来说,虽然有很多选择,但用户需要理解这些工具的本质,提高自己的认知,才能更好地利用它们。
正文
阶段一:怎么用得上
2022 年 11 月,OpenAI 发布 ChatGPT (GPT-3.5);(全球160个国家可用,不包括中国)
2022 年 12 月,ChatGPT 用户破百万;
2023 年 2 月,ChatGPT 月活破一亿;
2023 年 2 月,谷歌发布 Bard;(支持中文,中国不可用)
2023 年 2 月,Meta 发布 LLaMA;
2023 年 3 月,Anthropic 发布 Claude;(仅限美国、英国用户)
2023 年 3 月,OpenAI 发布 GPT-4;(全球160个国家可用,不包括中国)
2023 年 7 月,Anthropic 发布 Claude 2;(159个国家可用,不包括中国)
对于国内的普通用户来说,虽然 ChatGPT 早在去年 11 月就破圈发布,不到3个月月活破了一亿,但是通过正常渠道,是无法注册使用的。不光是 ChatGPT,包括谷歌的 Bard,Anthropic 的 Claude 这些最主流的大模型,国内用户都是不能正常注册使用的,也不支持国内正常的支付方式付费使用。
2023 年 7 月 21 日,Meta 发布 LLaMA2;(全球开源可商用)
到了 7 月 21 日,Meta 发布了 LLaMA2,并宣布全球开源可商用,很快阿里云于 2023 年 7 月 26 日宣布成为首家支持 Llama 的中国企业。这是第一个可以被中国企业和个人正常使用的美国大模型。但是这个模型官方的应用很粗糙,早期中文支持也很糟糕,普通用户很难用得顺手。
在上面这个时期,一些国内外开发者开发了一些小应用,把以上各种官方大模型的 API 包了进去,供国内的普通用户付费使用,这注定是被割韭菜的,因为这些小应用面临着非常大的政策风险。
2023年7月13日,《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办法》),由国家网信办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七部门联合公布,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
附件不支持打印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