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拉新 AI 工具降低 3D 打印缺陷检测成本

2024年12月6日修改
在当今的制造业中,3D 打印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3D 打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幸运的是,冰岛的初创公司欧拉(Euler)推出了一款 AI 驱动的缺陷检测软件,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欧拉的这款软件专为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和选择性激光烧结(SLS)3D 打印技术而设计。该公司近期从隐身模式中脱颖而出,将其过程监测工具集成到了 Autodesk 的云原生 CAD/CAM 3D 设计软件 Fusion 中。
作为一款 Autodesk Fusion 应用程序,欧拉的软件即服务(SaaS)工具充分利用了现有的 3D 打印机摄像头数据和 AI 算法,无需昂贵的监测设备,即可实现自动化的实时 3D 打印分析。它能够检测常见的工艺缺陷,预测并缓解 3D 打印故障,将数据过滤为可操作的见解,并对工业规模的应用进行系统到系统的比较。
通过 Fusion 的版本化、细粒度数据管理,欧拉应用程序将 3D 打印机的实时传感器数据与详细的设计文件相连接,将信息反馈到设计软件中。这创建了一个涵盖 CAD 设计、准备和后处理的集成流程链,为工业制造应用提供了快速迭代的支持。
欧拉的 Autodesk 应用程序能够识别和分析常见的基于粉末的 3D 打印缺陷,如飞溅、重涂问题、烧伤痕迹、烟雾、翘曲和粉末分布不均等。它可以在 3D 打印过程中预测工艺故障,并自动触发原位缓解措施,以防止最终零件出现问题。此外,该工具还利用人工智能(AI)将复杂的原始数据转化为可操作的见解,这些见解可以进行监测和报告,以确保生产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这使得那些没有专业知识的人也能够更有效地监督 3D 打印过程,降低了进入高质量增材制造领域的门槛。用户还可以上传粉末床层的图像供欧拉进行分析,提高了可访问性,同时也免去了对昂贵设备的需求。
另外,欧拉的系统到系统比较功能使制造商能够分析和标准化多台 3D 打印机的性能,确保在工业规模上实现一致的质量。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Autodesk 在其波士顿技术中心的 Renishaw RenAM 500Q 四激光 LPBF 3D 打印机上对欧拉的产品进行了测试。据 Autodesk 称,该工具的直接上线过程非常简单,团队表示它“无缝”地将 3D 打印机连接到了欧拉云平台。Autodesk 的机器操作员发现,欧拉的自动 AI 见解为其 3D 打印工作提供了“难以置信的价值”。例如,该工具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了 3D 打印飞溅的周期性波动,揭示了一个可能未被发现的 3D 打印机硬件缺陷,这可能会导致零件质量不足。据 Autodesk 称,欧拉的过程监测和数据集成“弥合了设计和制造团队之间的沟通差距”,促进了对工艺能力和限制的共同理解,确保设计是实际可行和可制造的。
实时监测和质量保证工具对于确保 3D 打印部件满足航空、航天和国防等要求苛刻的应用所需的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欧拉加入了越来越多提供实时缺陷检测能力的公司行列。
芝加哥的 3D 打印质量保证软件开发商 Phase3D 是这一领域的关键参与者。该公司最近推出了 Fringe Qualification,这是其用于金属 3D 打印原位检测平台 Fringe 的新工具。这款新工具允许用户在 LPBF 系统上进行金属零件的 3D 打印时,对其质量进行认证和控制。它提供了对多台 3D 打印机的同时和自动化的逐层检测,以确保在高产量生产过程中的高质量。
Phase3D 的 Fringe 平台使用结构光在熔化前后测量每个材料层的高度图,创建 3D 打印异常的实时可视化,使工程师能够做出有关构建取消的明智决策。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将其 True Layer Thickness 工具包商业化。这个工具可以以微米为单位测量 3D 打印机构建平台上分布的金属粉末量,从而使用户能够保证每层材料的均匀分布,防止在金属增材制造过程中出现问题。
同样,加利福尼亚的金属 3D 打印机制造商 Velo3D 提供了其 Assure 质量保证和控制系统,该系统与公司的 Sapphire 3D 打印机兼容,并提供 LPBF 3D 打印过程的实时监控。缺陷在发生时会被自动检测,同时为每个打印作业生成质量控制和构建报告摘要。多传感器、基于物理的检测算法也被用于在生产过程中跟踪质量,简化了零件验证过程。
此外,陶瓷 3D 打印机制造商 3DCeram 最近推出了 CERIA,这是一款用于增强陶瓷 3D 打印的 AI 工具。该平台旨在支持整个增材制造工作流程,其特色功能 CERIA Live 在 3D 打印过程中提供持续的监控和调整,确保维持不间断的生产流程。
总之,随着 3D 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像欧拉这样的创新公司的出现,为提高 3D 打印的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相信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3D 打印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制造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