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快速插入内容

极客公园专访2:不一样的产品思维

本文讨论了极客公园对微信负责人张小龙的专访,分享了张小龙独特的产品思维理念。关键要点包括:
1.
谨慎试错:对产品、人性和社会有足够理解与把握再试错,且失败试错不能影响系统核心结构。
2.
抽象认知产品本质:微信原点是消息系统,能抽象出复杂事物共性,如公众平台是抽象的消息流转平台。
3.
不为占领平台开发:微信在合适时间做合适的事,抓住移动互联网本质,做iPad版需想清目的。
4.
抛开概念看需求:张小龙不认同用“X关系”概念分析微信,产品应基于用户需求开发。
5.
好产品有生命力:微信做的很多事希望自然发展,有生命力的产品无需过多推动就能流行。
6.
不定义标准答案:张小龙不给产品下标准定义,让产品自由发展,给用户想象空间。
7.
满足所有人需求:微信降低产品门槛,让各年龄段用户都能用,不针对小众开发功能 。
🔗 原文链接: https://www.geekpark.net/news/173819
昨天,我们将 微信负责人、腾讯副总裁张小龙的采访整理成《 关于微信你可能不知道的10件事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张小龙的产品理念。
不管是互联网业界,还是非互联网领域的产品爱好者,对微信、微信团队以及张小龙本人都有不完全了解,因为张小龙甚少在公众场合出现,微信团队过去也只有 在极客公园的活动上进行过分享
2月底,微信负责人、腾讯副总裁张小龙接受了 《商业价值》杂志 极客公园 的采访,采访过程中聊了很多具有启发性的话题。我们将采访的内容整理成了数篇文章。本文是专访系列的第二篇,我们试图总结张小龙不一样的产品思维。
事实上, 极客公园 一直在跟踪微信的发展,在版本4.0 后,我们几乎每个版本都给读者以不一样的视角来解读这个产品,我们曾说 微信4.0是带着平台话梦想的 ,而4.2 则已经包含了 大平台战略 ,在公众平台被热捧时,我们也看到了 微信营销存在一些不那么美好的一面 ,甚至我们还猜测, 如果微信是新浪的 ,新浪会怎样运营微信。
以下10点,是从访谈里整理出来的10个关于张小龙产品思维的点,非常有参考价值。
一、谨慎试错
参加过 极客公园活动 的人应该都知道,很多产品经理都强调互联网产品要快速试错,不用多完美,要先推出来试试看。
但在张小龙看来,应该对产品有足够理解、对人性和社会的足够把握,才去做尝试,这样的试错才是最有效的。
“比如说,我前面有10个点,我预计到9个会行不通,但我都去试。另一种方法是,我们就做一个点,然后这个点的成功概率会更大。微信里,我们用的是后者的方法。”
其实微信也有试错失败的时候,但这些失败都不是关键性的。
对于微信来说,失败的试错需要确保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结构。
“核心的结构我们是不敢轻易尝试的,因为一旦出错了,问题就会很严重了。如果产品本身没有一个成体系的结构,试错的时候就有可能把系统搞乱了,又或者把产品的结构搞得不稳定了。”
二、抽象认知产品的本质
当我们问到,如果画一个结构图,觉得微信的原点是什么时,张小龙答道,
“是消息系统。它包括了人和信息,他们在系统里流转。”
就像 QQ 邮箱,微信也是一种抽象的消息系统,哪怕以后微信可以连接到物联网,其实走的还是消息的通道,只是把物品拟人化了,它对微信的消息系统结构没有影响,微信不需要去定义一种新的结构。
这是一种对系统的抽象认知能力。
“所谓抽象就是要找到所有复杂东西的共性,然后就做共性的这一点点。比如说,公众平台也是一个抽象的产物,有人说它是媒体,有人说它是CRM……但是,对我们来说,公众平台只是一个消息的流转平台,它使得消息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分发到不同的地方。你会看到,对公众平台来说,它足够的抽象以至于我们都不知道如何命名它。你不能说这是企业的信息发布平台,也不能说这是新的博客系统,更不能说这是CRM。因为你一说,就相当于把它限制死了。于是我们就命名为公众平台。有人会用来写博客,有人拿来做别的。它就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消息系统。”
三、不为了占领平台而开发
张小龙认为,微信团队在最合适的时间做了最合适的事,并抓住了移动互联网最本质的东西,使得微信能够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