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失败,

不同的人给我的人生建议互相矛盾,我到底该相信谁?

本文讨论了面对不同人给出的互相矛盾的人生建议该如何抉择的问题,作者通过分享自身经历给出了判断方法和应对建议。关键要点包括:
1.
建议矛盾引苦恼:作者朋友在升学、职业规划等问题上,收到不同人给出的差别很大的建议,不知该相信谁。
2.
过往经历的痛苦:作者小时候被拉着结识“大佬”并听取建议,按计划努力却痛苦,对“宏大计划”信念不坚定。
3.
新群体带来改变:作者结识一群年龄相近、在新兴行业的人,他们的状态让作者向往崇拜,其建议作者愿意听且起到参考作用。
4.
两类人的区别:一类人让作者惊叹但无关联感,另一类人让作者产生认同感并渴望成为那样。
5.
判断道路的方法:投入超50%时间精力的事若常遇让自己有认同感的人,说明路走对了,反之可能事情与自身不匹配。
6.
面对建议的做法:听到新建议时,看给出建议的人是否是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是就照做,不是就留存思考。
7.
正确看待前辈话:前辈的话有经验可取,但未必全是真理,合理吸收,不合理的无需纠结。
很简单,去看看那个给你建议的人,是不是你想成为的样子。
我的朋友特别苦恼,她最近也到了那个需要认真思考升学、职业规划等等问题的节点,于是和身边很多人聊了天,寻求了不少的建议。
但不同的人给出的建议,差别可太大了。
有的人会告诉你学历无比重要,本科出来工作的一定是因为考不上研究生、研究生出来工作的一定考不上博士;也有人会告诉你,读书没用,早点积累工作经验才能让你拥有更强的职场竞争力。
有的人会告诉你,一定要拼了命挤进大厂,平台优势对你很重要;也有人会告诉你,去了大厂只会当螺丝钉,去创业公司你才能快速成长。
她苦恼极了,每个给她建议的人都很厉害,看起来都经验丰富。
“我到底该相信谁呢?”
给你分享一下我的故事吧。
在我年纪尚小的时候,就会被爸妈或者家里亲戚拉着去认识一些学术大佬、政府干部、大老板小老板啥的,去提前“积累人脉”。
在这个过程中,这些人会顺便给年轻的我很多建议,然后在我身上去尝试收获那种,“我的一席话,胜过这孩子读十年书”的感觉。
我还挺好学,听进去了不少,也按照他们给我的计划付出了不少努力。
但,这个过程真的很痛苦,可能对于这些人来说非常轻松自然的事情,对于我而言,就是一座压在身上的大山。
而且,我对脑海中的那些“宏大计划”的信念并不坚定,时常怀疑他们会不会只是“随口一提”。
我猜看这篇文章的你,兴许就是这么个状态。
后来我认识了另外一群人,让我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他们年纪并没有大我太多,在互联网、消费品、企业服务、咨询等等比较新兴的行业,有点在大厂、也有的在一些新锐的年轻公司。
从标签和 title 来比的话,他们确实不一定比得上那些大佬。
但是他们的人生经历、生活状态,以及对于他们自己职业的思考,让我无比地向往和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