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索斯2008年致股东信

🔗 原文链接: https://www.cmtzz.cn/news/27136
贝索斯指出“Kindle”是一个“逆向工作思维”的产物。“顺向思维”是指我们有了什么样的优势因此做什么业务,而“逆向思维”则是从用户需求出发,用户需要什么因此我们做什么业务。在Kindle之前,亚马逊并不具备硬件的设计及制造能力。为了补齐这一短板,亚马逊聘请了优秀的硬件工程师历时三年研发打造出了第一代Kindle。站在当时的时点,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亚马逊相较竞争对手,在硬件生产上存在明显劣势,但是在用户理解方面亚马逊更胜一筹。“逆向思维”玩家最终赢下了市场,这也为我们判断公司基本面提供了另一个角度。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亚马逊也未能幸免,市值大跌45%至219.5亿美元。经营情况较为稳定:营收191.7亿,同比增长29%,自由现金流14.2亿,同比增长14.5%。以一年的维度来看,市场情绪似乎一直在主导市值涨跌,而不是公司基本面。投资者似乎需要更长的时间维度来变现观点的价值 。
附件不支持打印

加载失败,

致我们的股东:
在此全球经济动荡之际,我们所秉持的基本做法依然未有改变。谦虚谨慎,关注长期价值,用户至上。关注长期价值,不仅能够促使我们提升现有的能力,并激励我们尝试新鲜事物。它使我们从反复失败中实现创新,它使我们挣脱束缚,去探索未知领域。
若仅仅满足于短期内的成就感,或做出短期内的承诺,将很快被超越。然而,长期发展策略则可以与用户至上的理念相得益彰。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了解用户需求,深信这种需求是有价值且长期的,那么我们的一贯做法是耐心探索多年,直至找到解决方案。
依从用户需求出发的“逆向工作”与“技能导向法”形成鲜明对比。
“技能导向法”使用现有技术和能力来驾驭商机。“技能导向”论者称:“我们擅长做X”、“通过X我们还能做什么?”这确是一种有用并且一定程度上奏效的商业模式。但是,如果公司沉浸于此,就会丧失研发创新的动力。最终,现有的技能将成为明日黄花。
从用户需求出发的“逆向工作法”,往往要求我们必须探索新技能并加以磨练,而不在乎迈出第一步时的那种不适与尴尬。
Kindle是我们采用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的“逆向工作法”的一个很好的范例。四年多前,我们就构想了一个远景:在60秒内向用户提供任何一本曾经出版的、任何语言的图书。
我们当初的设想是,用户可能需要Kindle终端设备与其所提供的服务紧密结合的用户体验。亚马逊此前从未设计或生产硬件设备,但我们不会因现存技术的局限性,而改变最初的设想,我们聘请了优秀的硬件工程师并开始学习新的技能,我们需要借此在未来为读者提供更好地服务。
令人欣慰的是,Kindle的销售超出我们最为乐观的预期。自2月23日开始,我们开始推出Kindle2 。Kindle2具备了第一代Kindle的一切特性,但比一代Kindle更薄、更快,具有更清晰、更长的电池寿命,能储存1500本图书。您可以从超过25万种最受欢迎的图书、杂志、报纸中自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