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失败,
AI 合同审查
AI 合同审查
💡
本工作流来自:观韬中茂律所的项晨律师团队
历史潮流滚滚向前,法律从业者(包括但不限于律师、法务、法律工作者等)通过法律 AI 审查合同已是大势所趋,这源于三个坚实的理由,分别是三个具备:
首先,法律 AI 日新月异、不断进化,现阶段的法律 AI 已具备合同审核能力;其次,法律从业者具有专业经验,具备操作法律 AI 进行合同审查的基本素质;再者,法律从业者结合法律 AI 是强强联合,一加一大于二,可以实现高效、全面完成审核工作的效果。
但现阶段,尚缺一套普遍公认、行之有效、成体系的法律 AI 审查合同指南。目前各方都在积极探索,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审查方法。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团队在经过长达 6 个月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后,对数十种法律 AI 进行了高强度的使用与测试,总结出一套系统的操作经验(指南)。在此,我们愿意将这些经验分享给广大法律从业者,并真诚地邀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共同打磨出一套宝典级的法律 AI 审查合同指南。
以下,便是我们总结的具体指南:
要点概览 >>
•
合同脱敏
•
上传供 AI 参考的审查清单(非必需步骤)
•
上传脱敏版合同(pdf/word/文本)
•
输入指令(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提示词作出删减)
•
根据首次输出结果追加新指令
•
得到最终审查结果,进行人工筛选及复核
一、合同脱敏
1.
备份合同原始版本
2.
明确敏感信息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
主体身份信息(如个人身份信息:姓名、身份证号、邮箱、地址等;企业信息:公司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电话、地址等);
•
交易中的财务信息(如具体交易金额、银行账户等);
•
商业秘密等专有信息(如产品配方、设计图纸、商业模式、销售数据等);
•
合同中的其他信息(凡是存在可能使第三方通过分析或比对,帮助推断或关联到特定交易或客户身份的信息,都将被视为脱敏处理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