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3 手段还是目的,这是一个思维误区
20230513 手段还是目的,这是一个思维误区

焦虑会蒙蔽人的双眼,做出不理智的判断,甚至行为,而越是简单、朴素的道理,越容易被忽略。
今天和朋友聊天,聊到我们作为产品经理的未来方向。
说教育是个非常好的行业,然后我们就开始深入细节,他说负责人是关键,我说老板是关键... 讨论了半天,一直围绕在公司的团队管理方面,没有结果。但我们陷入了一个特别大的误区,根本没有意识到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并不是产品,而是「内容资源」。
教育行业如果没有优秀的课程资源和老师,是做不下去的。因为在过往没有好的互联网产品时,只要有好的课程和老师,照样是可以过的很好的,比如“人人皆知”的衡水中学。
包括还提到说互联网医疗,因为看病是刚需,未来有发展...
还是刚才的逻辑,互联网医疗做的好与不好,核心是「医疗资源」。是对接了多少医院、多少医生以及药品的供应链等等这些东西,而并非产品。所以做的比较好的互联网医疗公司都是从一线城市开始的,并非是三四线城市。
产品经理之所以会灯下黑,是因为产品经理往往以为自己是“互联网”的产品,思维是陷在互联网陷阱里的,甚至于想到产品的第一反应就是指“App”。
无论是教育还是医疗行业,他们的本质是“互联网+”,或者说“产业互联网”,重点在于产业,「互联网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很多人经常会在日常判断里混淆过程和结果,把因果关系搞反了,这是一种根本的思维误区,很多时候需要多问问自己,当下在追求的东西是手段还是目的。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很朴素的道理,朴素到我们忽略了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