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工作模式与投行科技产品价值选择
投行工作模式与投行科技产品价值选择
2024年5月5日修改
投行百宝箱原创 2021-08-04 22:34
投行科技产品是服务于投行业务的,目的是为了提质增效。但在实际情况下,产品经理往往容易陷入 弄错核心用户、臆想用户需求、从技术出发而非从用户需求出发 的陷阱,导致产品不好用、推不动。
投行工作模式 决定了投行业务 是以谁为中心 ,继而决定了谁才是投行科技产品的 核心用户 。本文试图探讨投行工作模式的演进趋势,以及投行科技产品与投行工作模式的关系。
01 未来投行工作模式探讨
本文讨论的均是投行承做工作模式,承揽以后单独再写。
目前,从尽调文件搜集、核查、规范方案出具与落实,到申报文件及反馈撰写、底稿整理等各环节,项目组承担 全流程的执行工作 ,以IPO为代表的投行业务环节复杂、工作量巨大,目前的组织方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业务的复杂需求。
模式一:非核心业务环节剥离,集中执行
模式一的核心是 :将 工作量大且操作难度低的非核心业务 环节,从项目组剥离,由集中的 业务中心、第三方服务商 统一执行,项目组专注于核心承做工作。
业务中心模式较重,适合业务规模大的头部券商。
第三方服务商包括券商会计师、券商律师、荣大。由于券商会计师和律师需要券商付费,只适合付费能力强的头部券商,比如中金目前会采取此模式;而荣大作为相对特殊的角色,在品牌优势加持下,以注册制投行底稿整理业务为突破口,IPO业务渗透率逐步提升,由底稿形式整理向底稿生成层面不断渗透,已经可以完成部分券商会计师和律师的工作。同时,荣大咨询费由发行人支付,券商更加有意愿推动发行人聘请荣大。
荣大会逐渐成为IPO业务标配,成为 第四方中介 。且此种模式更轻,适合所有规模券商。
具体哪些工作符合量大且操作难度低,适合由业务中心、服务商完成呢?
首先,我们按工作量和操作难度两个维度,将投行工作简单划分为四类。
分类 | 操作难度低 | 操作难度高 |
工作量大 | A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