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快速插入内容

关于信息源

2023年5月20日创建
3665
4225
22
3
1 信息源方法论
1.
精化关注数,避免泛流量化信息对自身注意力资源的消耗。打造高质量的信息圈,信息节点的人比信息源更重要,一定要陷入优质信息的包围之中。保持自己关注的优质KOL的数量,控制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超过范围,每多关注一个,思考他能提供什么特殊的,替代之前你的关注里的某一个KOL,就取关一个(如果某个博主不更新了,那也就别专门去取关人家了)
a.
真正用到的信息是极少的。
2.
寻找筛选优质的信息源的方法,不要看单篇质量,而是要看长期的优质浓度。保持独立思考,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有信誉成本的信号,对你才有意义。 持续抓住它们,新世界大门才会打开。
3.
有想法,没执行等于0。实践大于信息,信息输入要小于实践,除非实践的内容本身就是收集信息。
a.
看信息、看资讯的时间如果大于你自己做事、动手的时间,会很容易对自己产生空虚感,因为长期下来,只要有悟性、有觉知的人就会发现,自己陷入到了一个车轮循环之中。如果你阅读了非常大量权威的人士写的东西,你会被浓浓的信息碎片统治,觉得自己是高认知的人,其实依旧没任何改变,还是隐形穷人。
b.
只是通过阅读、通过记录、通过陪跑,让自己好像变得更有归属感了,更有秩序了。但是并没有通过社会真实的互动,去思考分析本质的规律,只是他人的规律让你觉得有所道理。
c.
而自己如果对外界没有任何输出、也没有外界的反馈,可能一切就是自我理想的陶醉。打破自己的世界,走出去迎接风霜雨雪,才知道哪些地方是自己不对,哪些地方是世界有问题。
4.
不要害怕错过什么重要的信息,一天不看不会发生什么,重要的信息终究会出现在你的眼前。开放信息源流入,想刷什么就刷什么。
5.
一条信息有没有价值,取决于你脑子里有没有内容和它关联。放弃捕捉所有信息,只关注和自己产生关联的信息。
6.
认真对待你的关注列表,它影响你的情绪、认知,甚至世界观的一部分;它是一种重要的「选择」
7.
追随自己的好奇心。
8.
好的会带来好的。 你喜欢的并且认为好的作者,通常来说判断力更强,让他们作为我们的过滤器。如果他推荐了一本书,并且反复阅读了三遍。那么这本书大概率值得一读。
9.
「学生要允许自己从老师那里毕业」。 如果你在老师那里不再感受到进步,那就去寻找下一个老师,不断更新升级自己的信息源,永远相信有更加美好的事物在等待我们发现。
10.
关注异常值。 找到你喜欢的文章当中特别小众,同时质量又很高的那几篇,看看还有哪些人喜欢它。找到这群人,看看他们还喜欢什么,我会看看翻译过 Paul Graham 文章的人还推荐过哪些文章,这样做通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给予那些你不感兴趣的、令你反感的、违背你认知的文章一些存在的空间。
特别是那些你钦佩的人所反复推荐的,但是你不感兴趣或者厌烦的内容。你相信他们有着正确的价值观并且知道什么东西是好的。
人们常常会因为新观点带来的认知失调而产生抵触情绪,而我们对自己原有的信念越珍视,这种抵触情绪就会越强烈。但是这种抵触情绪只会加深我们自己的偏见,而偏见是阻碍我们进步的最大障碍。
因此,在面对新的观点时,保持开放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如果一个观点不能让你产生抵触情绪或者让你感受到恐惧,那么它可能并不是一个有深度或有力量的观点。
理性来得总是比情绪慢一拍,所以让情绪先流淌一会。给予它们一些空间,先把它们放到你的阅读清单里。
等不那么抗拒之后,那会是你屋子里的一扇从未打开过的窗户,窗外有你从未见过的风景。我们在不断摧毁与重建自己的信念中得以成长。
11.
多读
12.
更好的选择是直接阅读五年前出版的,现在依然畅销的书。因为它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大浪淘沙之后却依旧存在,时间证明了它的价值。
13.
向有结果的人学习。 选择那些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你不会想让一个不会游泳的人站在岸边教你游泳。
14.
一手的而非转述的。 只阅读作者亲自撰写的自传,由他人代笔的自传,往往充满了误解与偏见,而且目的通常只是为了赚钱。
15.
真正好的东西不会嚷嚷的很大声。 如果作者有一大堆看起来让人印象深刻的头衔,通常只能证明他的不足,而非他的优秀。有的厨师会把快死掉的鱼做的口味更重一些,那样就能掩盖它的不新鲜。
16.
直接阅读一本书的结尾。 经过了上面这些原则的初步筛选,接下来更进一步地判断某本书是否值得阅读的方法就是直接去读它。
一个作者通常会忍不住在书的结尾做一个总结式的回顾。因此一本书的结尾是阅读杠杆最大的地方,并且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
如果一本书的结尾都不能带给你任何启发,那么这本书可能就不值得你深入阅读了。
17.
把你的"阅读清单"当作一条河(一条从你身边流过的小溪,你在这里或那里从中挑选几本),而不是一个桶(它要求你清空它)。
信息过载问题不在于过滤失败,而在于过滤成功。
你阅读清单堆积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过滤失败,不是你被那些你不感兴趣的东西淹没了,而是你被自己想读的东西淹没了。
在这个信息无穷无尽的世界里,你越是善于筛糠拣麦,就越会被永无止境的麦子雪崩压垮。
18.
只掌握最好的产品,少关注新产品测评(除非最好)
19.
先关注提升认知/insight,然后再谈技巧
你所拥有的东西,最终将拥有你。精心挑选你要阅读的书籍,因为你花费的不只是标签上的价格,还有你生命中的一段时光和你有限的注意力。
不要让垃圾信息毒害你的大脑,坏消息不如没有消息。
想要发现和筛选出优质的信息源是需要主动去经营的。
把时间留给阅读,让好的信息和美的事物,冲刷你、穿过你、流经你。
2 优秀信息源推荐
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