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监管新举措:打破社交媒体“信息茧房”

2024年12月6日修改
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发展如日中天,但其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中国的互联网监管部门——国家网信办,将目光聚焦在了社交媒体的“信息茧房”现象上,并采取了一系列新的监管措施。
在2024年11月25日,国家网信办要求科技公司在三个月内改进其算法。这一举措的重点是解决那些导致“信息茧房”的问题,即使用户只能接触到与自己兴趣和偏好相符的内容。此外,平台还必须停止使用那些鼓励过度使用和成瘾的技术。
各大公司需要在年底前进行自我检查,有关部门将在明年1月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并可能在2月14日之前要求进一步改进。这一广泛的命令还针对了基于不同人口统计数据的折扣定价,以及通过不切实际的交付时间表等措施对零工工人的不当对待。监管部门还鼓励平台为老年用户和儿童提供“健康”的内容。
中国的数字经济由少数几家大型公司主导,如电子商务领域的阿里巴巴、京东和拼多多,以及社交媒体领域的腾讯和字节跳动。周一,包含多家中国科技公司的恒生科技指数下跌了0.3%。一些公司的跌幅更大:腾讯,其旗下的微信是无处不在的通讯应用,下跌了1.7%;电子商务平台京东下跌了2.8%,而食品配送提供商美团则下跌了3.0%。不过,也并非所有科技公司表现不佳,阿里巴巴在香港的交易中上涨了1.6%。
北京的官员们经常要求这些公司改变其内部做法,例如命令社交媒体平台抑制过于物质主义的内容。监管部门还曾因垄断行为,如强制商家在一个平台上独家销售,对中国的电子商务巨头如阿里巴巴和腾讯进行罚款。
近年来,研究人员关注到社交媒体倾向于创建“回音室”,用户会被吸引到那些内容与他们自己的政治和文化观点相符的平台上,推荐算法会提供更多相同的内容以保持用户对平台的粘性。中国的社交媒体平台也被指责成为了“回音室”。例如,6月下旬在苏州发生的一起针对日本母子的暴力袭击事件,就被归咎于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民族主义言论。一名中国女子在试图保护受害者时不幸身亡。作为回应,腾讯和网易等公司随后对反日内容进行了打击。
中国的互联网监管部门并不是唯一对大型科技公司感到不满的。上周,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在不同的场合分别对拼多多和字节跳动提出了批评。首先,钟睒睒抱怨拼多多的激进折扣策略损害了像农夫山泉这样的品牌。随后,在另一个场合,他要求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为没有抑制针对农夫山泉的社交媒体抹黑活动(源于对该瓶装水公司使用日本形象的指控)而亲自道歉。
总之,中国互联网监管部门的这一新举措,旨在打破社交媒体的“信息茧房”,促进更加健康、多元的信息传播环境。同时,这也反映了社会对大型科技公司的行为和影响的关注,以及对数字经济更加规范和可持续发展的期望。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以确保科技的发展能够真正造福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