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快速插入内容

“五感文案”之味觉篇 | 如何写出有味道的文案?

2024年5月19日修改
✍️
作者:冯公子@公众号金句文案
请问:生的反义词是什么?
我会回答:是熟!没错,我是广东人,被全国网友称为“无情”的广东人。
我们和朋友见面第一句话是问“吃饭了没”,道别的时候会说“有空喝茶”,大家说“生活艰难”,我们说“搵食艰难”……在追求味道的享受上,广东人无疑将“民以食为天”这一句含义,表现得淋漓尽职。
一、什么是味觉营销?
可能大家都不知道,消费者从十年前平均每天接收3000条广告信息,到如今每天接受5000多条信息,那些传统单纯靠视觉、听觉的营销,已经越来越难打动他们。
那么,商家在五感营销中,将增加比如味觉营销的力度。
举个例子:比如你周末逛超市,你留意的话,你会看到,那些卖糕点的、卖牛奶的、卖酒水的……都设置了小展台,放出产品让你免费品尝,这就是味觉营销,目的就是将你的消费欲望前置,以达到其产品的销售。
在我的理解中,所谓的味觉营销,就是通过产品味道的刺激,在消费者的大脑中,植入产品的识别符号,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认同感,从而形成上瘾方式的消费行为。
简答一点来说,就是我用味道,吊起你的胃口,每次一想吃,就想起我,从而不得不购买我。
当然,前提你要让消费者上瘾,关键还是你的产品能足够给消费者切实体验得到的利益,比如超市的试吃,所吃即所得,给到他一个合理的消费理由,他当然持续地追随你的产品。
二、为什么如此有效?
为什么味觉营销单独凭借味道,就比视觉或者听觉更加有效呢?
我们仅从生理机能上分析,因为人大约有一万个味蕾,每一个味蕾有50到100个味觉细胞,不止分部在舌头的表面,还在你的喉咙、上颚等处。
例子:
维他柠檬茶,爽过吸大麻
一旦你的味蕾受到一点味道的刺激,其兴奋将沿着舌咽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一路走到你的脑干,进入你的大脑皮层味觉区,进而刺激到你全身,这几乎是影响你的全身神经的体验,所以就有柠檬茶的例子,将刺激你的全身心的体验。
包括在视觉、听觉泛滥的今天,商家要想成功留住顾客,那么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吸引着她们,所以商家借助味觉营销,在营销的新缝隙中不断插位,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三、味觉营销如何做?
正如开篇所说,味觉营销更多体验在吃这个方面上,所以很多食品行业如超市试吃一样,在食品的终端销售渠道上,将味觉提前置换给消费者认知。
这一种售前服务,能第一时间让消费者通过免费的试吃、试喝来体验产品是否优劣,进而购买。即使你这一次不购买,但是能实现产品潜移默化式传递给消费者难以言传的味道,最终塑造出良好的产品品质。
除了前置味道外,包括在产品的设置上,比如细分你不同的使用人群,定制不同的产品口味,也是常用的营销手段。
举个例子:单单高露洁牙膏,其设计就包括薄荷、水果味等不同的口味,不同的味道将成为不同的人群选择它的重要理由。
以及之前刷爆朋友圈的“崂山白花蛇草水”,因为其难喝,进而引发全民关注,这个案例我之前有过解读过,就不过多解读了。同样也是利用其独特的口味进行产品营销,击中了喜欢“猎奇”的人群,也是当中好方法。
中国五千年的饮食文明中,要评价一道美食是否足以达到登堂入室的标准,以色、香、味、意、形、器、养七字评分。
诚如:好的味觉文案,不是写“鲜、香、嫩、滑”,这只是单一的触感,而是围绕以上七字真言,让用户不看画面、不闻味道、不触一物……便舌苔生津,口水满地。
总结了以下写味觉文案的七字真言,希望能对大家的文案提升有所帮助。
PART 1 [ 色 ]:制造味觉的细节感
何谓色?即你的食物颜色是否诱惑人,要让食物的味道穿透画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用食物的细节来打动用户。
举个例子,如果要写一盘煎饺,你会如何写?来看看《中华小当家》是如何细节感吸引你:
这是高汤焦掉发出的香味,确实这样的话就不用沾酱了,高汤渗入皮之后,适度的焦黄确实让味道更香了啊。
不过应该还不止这样,也不能说粉粉的,能让皮的口感这么清爽,应该是还有用山芋吧。每吃一个都有新的口感,感受新的味道,内馅柔润的好像要化掉一样,每嚼一口嘴里就溢满了鲜汁,微麻微辣的风味,轻轻的刺激着舌头。
乍看之下,这些煎饺好像没有什么特别,其实里头下了不少让人吃起来回味无穷的功夫,没想到煎饺也能达到如此美味的地步,这是我头一次吃到的滋味.……
其他例子:《思乡与蛋白酶》阿城
麻婆豆腐是家常菜呀!炝油,炸盐,煎少许猪肉末加冬菜、再煎一下郫县豆瓣,油红了之后,放豆腐下去,勾兑高汤,盖锅。待豆腐腾的涨起来,起锅,撒生花椒面,青蒜末,葱末,姜末,就上桌了,吃时拌一下,一头汗马上吃出来。
将一盘煎饺、一顿麻婆豆腐都用尽所能,每一个细节都呈现出来,这就是味觉的细节感。
所以,为了让用户感受到你的味觉,那就将你的食物细节描述出来,细节越生动,文案就越吸引人,用户自然在他的大脑里,自动构建出他想要的画面。
PART 2 [ 香 ]:增加味觉的现场感
何谓香?
诱人的美味透鼻而过,是为香!既然用户无法分享你品尝食物的那一刻,那就将她带到现场,原原本本还原味觉呈现的那一瞬间。
文案例子:下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