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期(03/18)
第15期(03/18)
2024年3月17日修改
关于双周刊X普通人的数字权利指北
普通人的数字权利指北,是中国首个关注数字治理和权利的社会企业「开放数据中国」自2020年起推出的品牌。其旨在帮助普通人群体更好理解和主张自身的数字权利,所覆盖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个人数据防护、个人数据自治、算法透明化等。
我们从2023年8月启动了双周刊项目,定期为大家选编值得普通人关注的数字权利相关的最新政策和议题动态。欢迎大家在微信公众号关注「开放数据中国」公号,也可通过添加odchina-editor小助手加入我们的群(请备注“需入群普通人”)
本期速览:
•
AI治理:
◦
两会热议AI治理,代表们都有哪些新提案?
◦
学者建议版《中国人工智能法》首发,有哪些看点?
◦
AI骗术成315重点议题,赶快补补课吧!
•
新兴数字权利:
◦
离线权提案已立案,差落地还有多远?
•
个人数据保护
◦
上海停车缴费「纯净码」面世,快来看看有没有熟悉的停车场?
◦
生活中还有哪些典型违规采集个人数据的场景?来看看这些典型案例
◦
让个人数据归个人掌控,万维网之父的Solid项目近况如何?
本期内容
AI治理
2024年全国两会,要问哪个话题最热,那肯定离不开「AI」。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人工智能+」,王毅部长从外事角度更是强调「中国与各国开展人工智能合作持积极开放态度」,这都彰显了中国发展AI的决心和对外合作的态度。而两会代表们也聚焦AI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提案,澎湃新闻就汇总了30名代表的提案,其中有关「AI安全」的议题下,代表们纷纷建议应当加强法制建设,尽快推动AI法律的出台,特别针对生成式AI要确保「生成即安全」,以及在算法侵权诉讼中建议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并探索民事公益诉讼机制。
说到「AI安全」,和老百姓最为相关的就是「AI骗局」所带来的切实经济损失了。2024年,AI骗局成为了315的焦点之一,澎湃新闻最新设立的AI专栏「对齐Lab」就刊文对AI骗术做了汇总总结。在这篇题为《偷你的声音,偷你的脸,AI新型诈骗怎么防?》的文章中,澎湃新闻针对「AI换脸」、「AI合成声音」等诸多手段给出了「用魔法打败魔法」的思路,通过掌握「光源不自然」、「画面锯齿」、「文字不协调」等辨识技巧和使用AI工具如「Deepware」都可能去辨识出AI生成的内容,从而识破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