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身边的算法决策」工作坊
- 1「感知」算法决策
- 1.1 算法并不神秘
- 1.2 我们的算法体验
- 1.3 谁掌控决策?
- 2 「认知」算法决策:理解算法的「问题」和「局限」
- 2.1 设计一款招聘决策产品
- 2.2 玩游戏:体验招聘决策算法
- 2.3 理解算法局限
- 2.3.1 片面的数据和模型
- 2.3.2 深埋于现实的偏见和不平等
- 2.3.3 算法所背负KPI的复杂性
- 2.3.4 不断学习而被玩弄的「概率」机器
- 2.4 理解算法黑箱
- 3「问责」算法决策
- 3.1 对算法问责的权利
- 3.2 告知同意:应用「算法决策」的主动告知
- 3.3 获取解释:算法披露(透明)的途径
- 3.3.1 主动查阅算法备案信息
- 3.3.2 查阅算法主动公示信息
- 3.3.3 依法申请信息公开(公共机构算法决策)
- 3.3.4 第三方调查研究披露
- 3.4 玩游戏:理解「破解」算法的艰辛
- 3.5 让算法决策更安全
- 问卷反馈
- 致谢
- 关于我们
「我们身边的算法决策」工作坊
「我们身边的算法决策」工作坊
2023年12月15日修改
❗
这是「开放数据中国」出品的「普通人的数字权利指北」系列工作坊之一: 「我们身边的算法决策」
[版本号:1.0][最后修改日期:2023-12-16][当前状态:发布]
此在线互动文档提供了「我们身边的算法决策」工作坊的讲演资料和互动元素,按工作坊流程顺序编写。
[注意事项]
•
我们欢迎任何人自行阅读并和该文档交互,从而体验工作坊内容。
•
我们欢迎任何人利用飞书的评论功能(需登录飞书)或邮件,向我们反馈错别字、坏链等文本问题,也欢迎给我们的内容提出建议。
•
如要在线体验工作坊互动任务,我们建议注册一个飞书账号。登录飞书后,你在页面左上角找到「...」按钮。其下拉菜单中点击「创建副本」按钮,获得一份你具有编辑权限的本文档副本。你可以在自己的副本中利用飞书的画板等工具体验互动内容。
[授权协议: CC-BY-NC 4.0 国际版]
•
我们欢迎任何人传播和分享此文档内容,请传播时注明来源:开放数据中国。
•
我们欢迎任何人使用此套工作坊材料复刻、改进或演绎工作坊内容。同样,请标记基于开放数据中国的原始创作。
•
请注意此协议下我们谢绝任何第三方对本材料的商业化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售卖材料副本、将材料内容应用于收费类培训等
❗
在文档中,我们用颜色高亮块标记出了不同的信息元素,说明如下:
| | | | |
提示块:文档说明 | 阅读块:观看阅读 | 行动块:互动任务 | 知识块:重要知识 | 阅读块: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