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产业都值得用短视频再做一遍,包括法律行业

要说 2021 年增速最快的短视频平台,非微信视频号莫属。
张小龙说过,在视频号,“关注”、“朋友”、“推荐”三个分类的内容消费占比应该是 1:2:10 。我不知道现在的比例是怎么样,但目前“朋友在看”的流量已经被充分论证了。
据我观察,和抖音、快手相比,视频号有两类比较独特的内容:
一类是知识内容。也就是那种相对有些知识量的短视频,而且很多都超过了 1 分钟。
另一类是品牌内容。不论是抖音快手还是 B 站都开了自己的官方视频号,而且很多奢侈品之前是不玩视频的,比如香奈儿,现在全部都开了视频号。视频号已经成了品牌阵地。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 3-5 年内,“短视频+直播”一定还是最主流的内容表达形式。
上周聊了直播,今天再来聊聊「短视频」。
1.内容营销的本质是建立信任
在接触客户的过程中,你一定遇到过这种情况:客户问你有没有类似的成功案例,有没有写过某个法律问题的文章,有没有某个领域的行业数据,等等,等等。
所以,很多朋友就去做内容,咨询、培训、演讲、文章、写书、成功案例、收集行业数据出报告......客户需要,就得做。别人做了,我没做,那我不是落了下风吗?
太卷了。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客户到底要的是什么?
客户想要看这些内容,本质上是缺乏信任。
原因很简单,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没真正见过面,而在 App 中,每个人都只是一条数据。大家都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凭什么别人愿意相信你,甚至与你发生交易呢?
对于这个问题,阿里其实是个很好的例子。
马云说,要创造阿里巴巴,先要建立信任。
我们知道,中国人习惯了面对面,但在网上做生意,我不认识你,你不认识我,怎么才能在网上做生意呢?做生意,先要相互信任。所以对于电商来说,信任是重中之重。
因为这个原因,马云第一次去美国融资的时候,很多风投就说:不行不行,中国人做生意靠“关系”,怎么在网上做买卖呢?在最初的三年里,阿里就只是个交换信息的电子市场。你有什么货?我有什么货?话说了一堆但买卖一笔都没成,就是因为没有支付方式。所以,没有信任机制,是绝对做不成买卖的。
那怎么建立信任呢?
做支付宝,建立信任机制。
支付宝就是一种担保服务。有了支付宝,人们互不认识,我不认识你,但我给你发货。你不认识我,但你会把钱打给我。我不认识你,但我把你的包裹交给我也不认识的第三方,结果他千里迢迢跨过山和大海为你送去包裹。
这就是信任。
淘宝发生多少次交易,就发生多少次信任。
但是,交易安全只是最基本的需求,消费者的需求非常多元。有人想买好的,有人想买便宜的,有人想买既好又便宜的。这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怎么更高效地促成交易?
对此,有个数据很有意思:每天晚上有 1700 万人在淘宝上闲逛,就是不买东西。
对于这个数据,可以有很多解读,比如用户喜欢货比三家。那有没有可能是这些用户有选择困难呢?或者信任建设还不够呢?于是,直播带货就兴起了。通过直播,消费者可以更直观地看到产品,而且还能看到真人在直播,信任感马上就来了。有了信任,就容易成交了。
“ oh my god !买它!”
这就是淘宝的内容化战略。
因此,内容营销的本质是建立信任。
在此基础上,目前以及在未来 3-5 年内,商业化效率最高的内容表达形式仍然是短视频,所以通过短视频来建立信任,就是一条确定性的内容战略。
2.通过建立信任改变交易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