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快速插入内容

快手|AIGC在商业运营设计中的探索与思考

2024年9月26日修改
AI技术正在成为新一轮的科技革命焦点,可以预见,未来AI对社会生产和用户消费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现阶段AIGC技术生成的图像质量,就已经超越了很多初级甚至中级视觉设计师。我们也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了AI辅助的尝试(如下图展示的案例)。这篇文章想给大家分享,这段时间我们对AIGC在互联网商业设计这个细分领域中的应用探索和思考。
01
__________________
AIGC与商业设计
首先,我们需要讨论下 商业设计 的定义。 商业设计 艺术设计 有着本质的区别, 商业设计 是以商业目标为最高优先级去完成的一系列设计行为,迎合大众的需求、认知与喜好,从而助力商业目标达成。而 艺术设计 则更在意的是设计的美学意义、内容形式的创新性与设计理念所指向的设计表现力,或者更强调对于新设计趋势的探索。
举一个大家更有体感的例子:我们知道电影也有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 艺术电影 着重艺术性,以特定观众为观影对象而非普罗大众,有严肃沉重的刻板印象。 商业电影 则以院线收入为最高优先级,大众喜欢什么就拍什么,用简单易懂的情节、刺激的画面、爆笑的段子、狗血的剧情牢牢抓住大众的眼球。如漫威英雄系列,尽管内容千篇一律缺乏营养,但丝毫不影响这类商业电影的成功。
回来商业设计,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知道商业设计对美学表现、概念创新等艺术要求相对更低。那么AIGC是否适合商业设计呢?我们可以进一步,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AIGC在商业设计中的应用的可能性。
01. 站在设计受众角度:AIGC的标准化设计可以满足80%的大众需求
在设计界和艺术界有很多不认可AI的声音,认为AI的产出没有灵魂,其大都是站在艺术从业者的角度来看的。如果站在大众用户的角度,我们调查发现,一般人是分辨不出AI创作和人类创作的区别的。同时,我们知道AIGC生图的原理,是基于对大量人类已有的数据集进行深度学习后形成的风格迁移能力。虽不能真正产生原创的艺术风格,但恰好商业设计对风格形式的创新要求也相对较低,也就使得AIGC和商业设计的契合度非常的高。我们认为未来80%的商业设计需求,都可以由AIGC介入完成。
02. 站在设计需求方的角度:AIGC相当于便宜且高效的设计服务者
AIGC相关技术成熟之后,将会使设计需求方在需要设计服务时,有了第二个选择 —— AI。特别是一些初创企业,不再需要花费高昂的薪资,去聘请一个设计师。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了一些类似的产品,如阿里的鹿班、稿定设计、Canva等等。尽管这些工具现阶段主要还是人工设计的模板通过算法进行排列组合。而如果这些工具日后能被AI赋能,可以自行生产素材,低廉的价格加上高效的产出,将会更加被需求市场所接受。可以预见,AIGC将会占领大部分的此类设计市场。
03. 从设计市场的角度:AIGC将引发新的设计工作流变革
我们接着把视角再看宏观一些,从设计市场的角度来看。通过上述的分析,随着AI的发展,设计服务的供给量将大幅增加,所以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满足,即设计的需求也将增加。供需同时增加,势必会引发设计产业的深刻变革。以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工业革命为例,当一个工业品的供给和需求都大幅增加时,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生产过程从手工制作转向了批量化流水线生产。我们可以猜测设计产出也可能经历同样的变化:传统工作流会因AI介入产生较大的变化,利用AI探索出新工作流,也就是拥抱未来的设计市场。
04.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AI设计工具可能会让每个人都可以进行设计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引用陆奇博士的观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拐点,标志性的是一种商品或者劳务的生产成本由边际转向固定。拿到设计上来说,设计成本可能会越来越转变成设计工具的研发成本,例如Adobe的愿景: 人人都能获得创造力,使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创作他们想要的任何内容。 再例如Midjourney: 致力于探索新的思维方式并扩展人类的想象力。 他们的对象都是“每个人”而非“设计师”,也就是说,在整个行业的努力下,很可能以后人们需要设计服务时,设计师人力成本投入会越来越少,而变成直接由AI工具来完成。这些设计的生产成本也就转化为了提供AI工具的公司固定成本。